第二百五十一节:夏淮回归(1 / 3)

加入书签

夏淮一抹嘴道。“我在阻卜部的时候,很多次都听阻卜的必加可汗说。仁多保忠要看一个女人的脸色,西夏最有实力的人还是梁太后,所以咱们不能和仁多保忠靠得太近。”

西夏国内局势复杂,民族多样,梁氏这次失败,不知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浪,王诩暗忖着,只得先将此事放到了一边,“夏淮。你带回来的人呢,让我瞧瞧。”

“咳咳..”夏淮一听王诩提及,险些呛住,好半响才恢复过来,红着脸道,“她在东厢房”

“她是阻卜人?”王诩问道。

“嗯”夏淮点点头。

夏淮的顺利到来,让王诩着实高兴,更让他高兴的是,夏淮带来了仁多保忠的回信。

“这是西夏文,写的是什么?”王诩看着信上的文字半响,又交还给了夏淮。

夏淮将一片卤牛肉扔进嘴里,咂摸了一下指头,接过信道,“我在西夏待了很久,这字我认得,阻卜文我也认得,契丹文也是,我还会说呢!”

夏淮脸上露出自豪,随即给王诩翻译道,“兄之来信已收到,宋人无信无实,望兄莫信。”

“这封信应该是在平夏城之战前写的,仁多保忠不相信咱们的实力,还情有可原。不知他如今是什么想法。”王诩低声地念叨着,梁氏亲征失败,损兵折将,劳民伤财,西夏国内的势力分布定然会因此再变化,甚至可能重新洗牌。说不定这一战会是梁氏一门二后二宰相的最后疯狂。

“那正好,雅丽梅朵也是吐蕃人,一起能亲近亲近,冉儿也很好相处。她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待在东厢房也会闷得慌。”王诩劝说夏淮道。

“把信收好,过些时日咱们去秦州,还要交给仁多楚清看。”王诩对于仁多楚清倒是很有把握,不像手握重兵,屯驻塞外的仁多保忠,仁多楚清现在的唯一出路就是和自己合作。

不过一个仁多楚清只是一个象征,一面旗帜,并没有实际的实力,所以无论如何还得再争取拉拢仁多保忠。多一张可以出的牌,今后平定西夏就多一份胜算。

“夏淮,仁多保忠和阻卜人的关系怎么样?”王诩问着饕餮大吃的夏淮。

夏淮狠狠地将一团虾仁咽下去,囫囵答道,“好着呢。不过我觉着也像是相互利用。”

“这怎么说?!”王诩一惊,在他看来一向是较为单纯的夏淮怎么会能看出两者的关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