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敌国郡主后 第118节(1 / 5)

加入书签

经过刑部与鸾仪卫一番掘地三尺的彻查,崔瑛和南朝的牵连终于被挖了出来。此人过世的母亲曾经是南朝派来的探子,与采莲司意外失去联系后,嫁给崔瑛之父为妻,后来生下崔瑛,与采莲司又重新取得了联系。只是那时崔瑛之母已经生育,又不是采莲司要紧的暗探,再派去其他地方潜伏价值不大,而崔瑛之父是当地有几分名气的读书人,采莲司便命她继续留在崔家蛰伏即可。

崔瑛之母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探子,终其一生都没有被再次启用。不过她对采莲司倒是忠心不二,连唯一的儿子也在她的耳濡目染下加入采莲司做了暗探。

此事既然查清,崔瑛对永靖侯的状告可信程度就不大了。继续审讯之下,崔瑛交代,他只是奉命行事,按照采莲司的命令拿‘证据’

状告永靖侯及定国公,真假他自己也不知道。

这个时候,永靖侯夫人押着自己丈夫前去御前请罪,而皇帝顺水推舟,将永靖侯的罪责借着崔瑛身份暴露轻轻掩盖了过去,只责令永靖侯缴纳银两充入国库。

“这是皇上的意思。”使者抬手朝北面一揖,“对了,大郎给你写信了吗,叶问石告老还乡了。”

定国公一怔,继而问:“什么时候?”

使者说:“初三那日,朝会上出列叩请告老,皇上不准,叶问石连续三日上书告病请辞,皇帝方准,加其太傅衔,并赐婚其孙女与郑王世孙。”

“哪个孙女?”

使者笑道:“就是你想的那个。”

崔瑛一事在朝中民间激起的反响其实不小,他和他母亲牵连出几位采莲司暗探。玄部派出一队鸾仪卫奔赴云州,将其抓捕归案,还在紧锣密鼓的审讯,希冀能再牵连出几条大鱼。许多官员纷纷上奏表忠心,请求由各地官员牵头深挖搜捕南朝暗探,将更多如崔瑛之母这样潜伏在民间的暗探抓获。

然而皇帝最终否决了这个提议。

一旦将抓捕南朝暗探的权力由鸾仪卫这个特殊机构下放至各地三司,三司长官为了表忠心攒政绩,一定会在民间掀起搜捕南朝暗探之风。届时南朝暗探将会成为人们之间相互攻讦的最好借口,人人自危再无宁日。

边关战事正急,如果这时民间再激起民变,桓悦觉得自己可以去跪在太庙前请求列祖列宗恕罪了。

“崔瑛的判决?”使者摇了摇头,“三司还在商议。”

大晋风气不算特别保守,十八年前武安王妃能策马扬鞭随夫赴边,柳氏女的美名传扬整个京城,如今自然也不以闺秀扬名为耻,才名美名是极大的点缀。叶问石膝下儿孙不少,几个儿子才学都远逊其父,唯有嫡长子所出一女叶臻才名远扬,有其祖父之风。

定国公扬眉,叶问石所图不小,叶家这个孙女明显是想入宫为后的,如今却许给了郑王世孙……这个人选倒也不错。

郑王乃宗室柱石,嫡长子却难当大任,若郑王爵位传与他,不知道传到下一代会不会变成郡王。但碍于发妻,又有礼法限制,不能废长子而立幼子,索性奏请皇帝,直接立嫡长孙为世孙,将来隔代传爵。

以定国公来看,这个人选着实不错,但对于自诩清流的叶问石来说就未必了。

他被云州学派的人参了一本,虽说崔瑛背后有南朝指使,但清流和勋贵不对付由来已久,定国公对叶问石没什么好感,不欲多谈,转而道:“崔瑛的判决出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