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伤势展示会(1 / 3)

加入书签

“哎呀,太史公您来了!快快请进!”

“宋龙门来得这般早,待会儿那些迟到的,我等定要叫他们自罚三杯才算数啊!”

宋慎被祖父宋濂以及车夫扶着下了马车,什么也没看到,但热情欢迎的话语声已经迅速扑面而来。

来了这么些日子,他对于宋濂的了解也逐渐从历史上那个片面的文人形象,转变得更加深刻。宋濂有很多外号,什么太史公,宋龙门,说的都是他,前者是因为宋濂主持修过元史,后者则是因为他别号叫做龙门子。

总而言之,这些欢迎声都是冲着宋濂去的。

望月楼门口。

随着数辆马车陆续停下,里头的人挨个下车,这里也逐渐变得热闹了起来。

现在是申时,换算成现代时间,大概就是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

至于宴会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举行……

宋朝及之前的朝代,从皇帝到百姓们都严格遵循着两餐制,也就是一天只吃两顿,分别叫做朝食和哺食,在早上九点与下午四点左右进食。

知道了宴会里全都是浙东文人之后,宋慎很清楚,自己今天来的目的就是当个工具人。

只要让这帮人看清楚,他的眼睛不是已经成了俩窟窿,还有机会复明,那宋家的人脉就还有得救。

人群之中,宋濂笑呵呵地冲周围众人拱手:

“诸位,这不是还没到时辰吗,老夫只是出门早了一些而已,他们准时到的怎么还成了迟到啊!”

“来来来,别站在外面,走,进去坐着说。”

除了祖宗礼法之外,这很大程度上来说也跟百姓们的整体经济水平有关系,毕竟农人们没那么多粮食,一天吃不起三顿饭。

到了明朝,天下安定之后,也有不少有钱人开始一天吃三顿。但注意,要说富庶,宋朝比明朝要更有钱,为什么宋朝没有形成三餐制?

因为有钱的人从古至今都可以在饿了的时候加餐,没有这个必要,更何况宋朝的宵禁全面放开了,晚上大家普遍都能掏钱吃个夜宵,这难道算是一日四餐?不可能吧。

而大明的开国之主朱元璋是穷苦出身,哪怕在登基称帝之后,他非但自己严格遵守着一天只吃两顿的规矩,还下令让自己手下的文武百官们也要如此,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忆苦思甜了。

基于这种种原因,到了洪武年间,正经的官宦人家也仍在遵守两餐制。而今天来望月楼赴宴的人几乎各个都是书香门第出身,这宴会时间自然就放在了哺食——也就是申时,下午四点左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