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魏笑笑、李菁(2 / 2)

加入书签

数十年间,师尊小哥常造访于山寨中,他一来便是询问关于李菁的一些近况,还亲自教授她武艺、枪法。李菁也喜欢这个没有一点脾气的师尊,他非常的平易近人,就真如她亲哥哥一般。

李菁此行是前往河南郑州,是去寻找这世上最后的亲人--师尊,也是自己出生时的救命恩人。

路上,李菁心里一直想着养母生前的话:这世上如果有人是真心待你,关心你并不求回报的,那这个人除了母亲大人外,就必定是你师尊了。

其实母亲也不知道为什么师尊从小就特别关心自己,在意自己,却又将自己托付给母亲照料。因为师尊的关心,母亲甚至一度怀疑我是师尊年幼的妹妹或者亲生女。但师尊都一一否定了。

当初母亲遇见师尊时,正值碧玉年华,那时的师尊也是现在这般相貌,仿佛十数年间他都不显老长似的。在母亲的印象里师尊是很少近女色的,更非是那些风流倜傥的种马。所以亲生女一说可能不实,只有是我可能是师尊年幼的妹妹这一说,这是母亲猜测的,也并未得到证实。

空间场景,瞬息幻变,斗转星移。90号懆控着时空将两人带到了山峦层叠、危峰林立之处。这里是古时的山东东路益都府(今山东青州)。

山峰之下有小径,小径行上有一年轻女子,肩上挂着个小包袱,其貌于姜虞慧有9分9之像。她此行是要前往郑州寻亲人。

90号告诉姜虞慧,此女名为李菁,是她前世轮回的第三世,出生颇为不顺,生于乱世,父母早亡,而却还是个遗腹子,幸遇18号救之,后寄于一女匪首带为照看。

山东响马,自古有名。王莽时期的赤眉军,隋末的瓦岗军,还有黄巢,还有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金军南侵,北宋灭亡,南宋苟安江左的情况下,这里又出了一支红袄军。红袄军的首领原来是杨安儿,后为舟人曲成陷害,堕水而死,队伍交给他的妹妹杨妙真领导。杨妙真武艺超群,作风正派,长得面如桃花,眼若寒潭,作为一支义军的领袖,完全一副大姐的派头。而杨妙真的杨家犁花枪法和“飞马植枪”之术更是精妙非常,杨曾自诩:“二十犁花枪,天下无敌手。”《大金国志》记载,杨妙真“飞马植枪,深入一尺”,让李全拔枪。李全也是当时名震一时的高手,江湖人称“李铁枪”。结果李全根本拔不出来,当即认输,归了杨妙真的麾下,最后两人还结为夫妻。

据流传,秦琼也有一项绝技非常了得,就叫“飞马植枪”,这是双方比拼武技的一个重要招数。两军对阵,开始都会派一位孔武有力的将领对战,来鼓舞军心。一方运用自己的腰力,在所骑的马的飞奔的速度产生的冲击力的配合下,将马槊刺入地面,让对方来拔,如果拔不出的话,就判定为输。而这个招数看似简单,但却是需要很高超的技术。用这招数的将领不仅要腰力惊人,还要计算战马的速度以及刺入地面时的角度和深度,所以都计算好了,才能使得马槊插入地面上深又难拔出来。所以“飞马植枪”除了秦叔宝用过之后,后人再无人精通此技能,逐渐失传。但是500多年后却被1个女汉子学会,而这个人就是杨妙真。

也许,母亲猜的是对的,也只有这样才说的通。不然,师尊为什么如此在意和关心我的周遭琐事?但又为什么师尊不直接和我兄妹相认呢?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吗?还是有什么不可述于他人说的秘密?难道连妹妹也不能说吗?如果我们真是兄妹的话。

据传言杨妙真使用此项技能与秦叔宝使用的一模一样,杨妙真和秦琼一样祖籍山东,所以后人猜测杨妙真是与其后人所学。其实不然,杨妙真真正师传于18号慧缘,而18号所授的枪谱《槊犁枪》是出至于秦叔宝的后人所赠。只因一次外出途中意外救了秦睿夫妇,夫妇两无以为报,便将以为无用的祖传枪谱《槊犁枪》赠与18号,18号收下后便慧通熟练之。而不久后,18号又将此枪谱授于杨妙真。

金正大八年(1231),李全兵败而死。余部议还淮安(楚州),以杨妙真主之,后在湾头一战被宋军再败,损失惨重。五月,淮安等五城俱为宋军攻破。杨妙真及其余部据守大城,她对郑衍德等人说:“今事势已去,撑拄不行。汝等未降者,以我在故尔。杀我而降,汝必不忍。若不图我,人谁纳降?”次日,杨妙真北渡淮水,与养女李菁返回山东老家。

回到山东后的杨妙真将自己毕生所学之武技和枪法都倾囊相授于养女李菁,只因她是18号早年间路遇灾荒时所救的遗腹子,并交于杨要她好生照料将其养大,授其枪法、武艺,于以自保。

居数年,杨妙真病故。

杨妙真死后,李菁独自一人背上装有简单衣物的包袱。依照养母生前交代原来自己出生时的救命恩人便是养母的师傅,那位外貌上年轻的不像话的师尊,李菁暗地里则叫他师尊小哥,而他听了居然也不生气,只是笑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