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谈言微中(3 / 3)

加入书签

虽然,刘韵达的话乍听起来是有道理,也是现实的,可是在东方的眼里,这些问题正显现了我们如今的文化市场的怪现象。

东方连忙解释:“我绝对不会去像什么文化局举报的,……”

刘韵达打断了他的话:“文化局什么的虽然是管这个盗版的,但是根本是不管用的,我告诉你,做这行生意的,多少都在文化局有人的。我说的根本是不怕你去举报什么的,而是我一介绍说这位就是创作‘******’电视剧的作家!这还不让人家吓死啊!”

东方是无话可说了,他直摇头。“我有一个朋友是个网络作家,他的站上只要花三分钱就能够看他写的一千个字……天啊,如今的三分钱在市场上能够买什么东西?老刘,你说说看?”

刘韵达想了想,倒是真的想不出。“的确,你要是去找三分钱的硬币,倒是很难找的……”

“是啊,如今所谓大作家是根本不值钱的。你想想,他花了半天的时间,构思来构思去的,再在键盘上敲上一千个字,然后给你看,而你只需花一分五厘钱就行了……而剩下的一分五厘就给其他的网站等等赚去了。你说合理不合理?”

刘韵达说:“等风声过去了,我一定去买你的电视剧的碟片……”

“碟片?我是据说已经出版了,但是你们这个小地方能够买上?”

刘韵达嘻嘻一笑:“告诉你大作家吧,我们这里的盗版碟片特别的好买,我有一个哥们就是干这一行的……说出来你不要生气啊,像你这个电视剧,两张碟片,他卖五元一张,两张也就是十元钱,我去嘛,他给的是批发价,两元五角一张,也就是五块钱一套……”

东方是皱着眉听完他的讲述的。“这么便宜?”

“是的,就是这个价钱。”

刘韵达直点头:“的确的确,这也太少了!”他又一想:“那么,这又与‘盗版’有何关联呢?”

东方说:”这就是我们国家文化产业的乱象。没有人能够保护知识产权,能够保护我们这些每天都在电脑前埋头创作的人的利益!“

刘韵达说:”东方老师,今天你这么一说,我才明白过来。我以前听人说,盗版这个事情政府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为什么呢?他的用意就是要发展我们的电子工业。”

东方不解地问:“怎么个支持电子工业?牛头不对马嘴嘛!”

“这样啊,东方老师,我举个例子。现在市场上的什么dvd什么的,一台便宜的要几百块钱,质量好的也就千把块了。要是都是正版的碟,像你这样的电视剧整套的就需要一百多了,你想想,买几套碟就可以买一个机器了。要是没有盗版的,谁还会去买机器呢!现在,几块钱一个碟,几百块钱一个机器,这个消费才是正常的。”

“那是张碟啊?”东方还是不相信。

“告诉你,成本加上精美的包装也就是一块多点……”

东方直摇头,他是真的不敢相信。他曾经听到过盗版的事,但是今天刘韵达是叙述倒是真的让他吃惊不小。他不想谈他的艰苦创作,但是就那个历时一年半的拍摄,他是亲身经历的,投资了那么多钱,聘请了好几个一线演员,到了影视城、去了五个省市的外景地,春夏秋冬,几十号人吃劲了苦头,还有几十号的群众演员,到头来,全部的心血合成在两张碟上,而在那些盗版商的手里,竟然被贱卖到十块钱!这又勾起他在一次会议上对盗版问题的鞭笞与建议……那是在一次文艺座谈会上,东方以“盗版”为题作了整整二十四分钟的“报告”,在讲话中,他情绪激动,语气激昂,当时在现场到引起了不小的共鸣,而座谈会会后,竟然不了了之,一切从回原样。

东方对刘韵达说:“等这场风波过去后,我们也有了自由,那时,你把我介绍给你那位朋友,我倒对这个盗版很有兴趣,我想了解这个利益链条是怎么形成的?”

刘韵达听了,把头摇的像破浪鼓:“不行不行,你这是让我出卖朋友1”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