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第47章 港口密探(2 / 4)

加入书签

在崔浩瀚家里,挂着的大大小小的名人字画,都写着他这个光辉大名。

这么个人物,做大了!他靠着港口运输发了家,这里面垄断就会有争夺,有争夺就会有尔虞我诈,少不了明枪暗箭。唯利是图是暴发户的本性。他们为了攫取财富,什么手段都敢动用,刀尖上嗜血是他们最多的选择。

姜山到港口去转了转,找到早到港口上两天的王东红与华贵安。他们三个人找了一处路边小店,在一个单间里边境吃边聊。

小店虽小,可人气火爆,做的全是海鲜小吃,新鲜野生。最原始的做法,用过滤后的海水直接洗好,加汤汁的用纯净水。那叫鲜啊!

店是王东红推荐的,他与华贵安在这一带转悠的熟悉了。他们装扮成到海边贩卖干海货的生意人,挨家小店里混熟,四处打听有干海货的大户。

港口位于华安市的北端,全是盐碱地。当年是个兔子不拉屡的蛮荒之地。可是后来,因为华安市的领导想找出与国际接轨的地方,建了机场,客源少。就下定决心建港口。

港口是个淤泥滩涂地,需要大量的石料与水泥,修路、填海,投资数十亿。

崔浩瀚就是在建港初期就进去了,他承包着运输石料水泥等活计。从最初租车运输,到后来拥有自己的车队,连进出港的货物全部承运,实实在在做成了大买卖。因为他独家经营,客大欺店,港上就叫起了“座海雕”。

姜山是在陆军等人谈论崔浩瀚时,了解到这么些基本情况。显然对于崔浩瀚的背景,陆军等人都是知情的。

姜山旁敲侧击地打听过。最后还是马明说的具体些。

王东红吃着小海鲜,伸嘴咋舌的那个夸张样子,让姜山想出一句土话:鲜得不中人。鲜得嘴唇直哆嗦。

再好吃的东西,也只不过吃一气就吃够了。姜山感到肚子里饱了,就停住嘴巴。他肚子溜圆了,本来就胖,稍吃些东西,肚子马上就鼓了起来。

王东红人瘦,却是能吃,一直没住下吸吮小海鲜的嘴巴。华贵安吃差不了,就向姜山汇报两天来的调查走访情况。

崔浩瀚原名叫崔浩,本来就是个村里的小能人,会开拖拉机,会修理什么的。他从他老家收生猪,再运到华安市食品厂,从中挣差价。那会食品厂是国有的,崔浩就通过给过秤的收猪人员分子钱,大赚了食品厂的钱。

崔浩与食品厂厂长也搞得关系铁铁的,最后食品改制时,还卖给他不少原始股。他就是靠这些原始股,通过抵押贷款,买了辆车搞运输。

有钱了,崔浩就讲究了。他找算命的给算了算,把名字改了,加了个瀚字,摇身一变,成了崔浩瀚。算命的还让他到海上做生意,他的财运与水密切相关。

从此,崔浩瀚就寻找他的财富梦到了港口。当时,他还想把户口的姓名改过来,找了人去办没办成,把他气的不轻。他就记下了,向人发恨说“等我当了大老板,我自己去找公安局长,让他把我的名字乖乖给改过来。”

崔浩瀚后来还真把身份证、护照什么的全改成现在的名字了。没改名字之前,他找人刻了名章戴在身上。改名之后,他将那枚图章供奉起来,他后来的发迹,他感到都是改名带来的鸿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