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景狄的表弟(1 / 3)

加入书签

刘氏看到小外孙女这副活泼好动的样子,就更想死去的儿孙曾孙。“柱子他们要没走该多好啊,想起以前一家子过年,整整坐齐了三张桌子。说起来生儿要还活着,也该和小夏一样吧,那孩子多好啊,长得像你。”刘氏缅怀着儿子孙子,看到景夏就想起景生,说了那么一句话。

李珍娘原本还好好的,刘氏一提起景生,她的眼泪就控制不往下掉,三年前她生了一对龙凤胎,景夏是姐姐,景生是弟弟,景生长得白胖可爱,像个瓷娃娃。

李珍娘伤心,刘氏忙劝道:“唉,不提过去那些事了。”

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饭桌上的气氛有些诡异,没人说话,李栓的媳妇杜氏想活跃气氛,但说了一番喜庆的话后没人应,杜氏相当尴尬。

景夏识趣,加上她现在的年纪小,说话可以被认为是童言无忌,也跟着附和了几声,说元旦那天要讨红包买糖吃。有景夏活跃了气氛,李珍娘沉默一阵后,主动站起来举着木杯子敬杜氏:“二嫂说得对,大哥他们已经去了,我们要好好活着,努力把日子过好才行。新年新气象,我们以后一定会过得很好的。不是有句话说得福祸相依吗?”

年关将近,尽管今年丰收了,但整个李家村都没过年的气氛。李家商量好了,这个年到李珍娘的二哥李栓家过。李父李顺原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已娶妻生子,老大李柱已经去了,他家现在没多少人了,只剩二儿子和大媳妇;二儿子李栓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儿子女儿全没了,只剩一个两岁多的孙女和一个刚满岁的孙子,老两口宝贝的紧;老三李兴家有两子两女,他的媳妇和长子长媳以及两个女都折了,只剩下一个儿子,一场瘟疫让原本热闹的李家人口减了一半。

景夏跟着景狄和李珍娘到李家团年也觉得冷清,老太太刘氏看到儿孙少了大半,坐在木椅上直说造孽,李珍娘只得坐在老人家身边陪她说话,劝她看开些。

“还有我们孝敬您呢,娘,大过年了别哭了。你还得好好活着,长哥儿到了娶妻的年纪,您还要抱曾孙呢。”李珍娘握着刘氏骨瘦如柴的手说,眼睛里也闪着泪光。

刘氏只能坐着叹气。景夏在一旁追大舅娘家的大花猫,追到猫后抱着猫走到李珍娘身边。看到刘氏唉声叹气的,就劝她说道:“外婆不哭,这个花猫给你。我听哥哥说女儿家的眼泪是珍珠,不能随便哭的,我现在都不哭了。外婆活了那么大岁数,眼泪一定比我的好,所以外婆不能哭。”

刘氏看着景夏抱着花猫仰望她,说话奶声奶气的,童言天真,模样十分乖巧讨喜,破涕为笑,说:“贤哥儿说的?”

景狄很给李珍娘面子,站起来说了几句:“珍娘说得对,活着的人要好好活着。”

杜氏受到鼓舞,又站起来说话,剩下的不好再沉默,都站起来端起酒杯祝酒,相互之间说了好些鼓励的话。

“是啊,哥哥说的。不过他也是听外公说的,我们都要听外公的话。娘还说,明年我们麦子收成好,要给我们煮酸菜腊肉面片吃,外婆你一定要来我们家吃。”景夏双手紧紧的抱着花猫,防止它跑了。其实她很会和老人相处,上辈子爸妈工作忙,她在家的时候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时间多。

刘氏笑呵呵的,抚着景夏肉嘟嘟的小脸,说:“好,明年一定来。”

“嗯。”景夏点了点头,花猫趁她和刘氏说话的空档抽身跑了,景夏又跑去追花猫了。

看到景夏撒着脚丫子跑得飞快,刘氏脸上有了点儿笑容:“小夏就是个活泼的性子,这样好,有孩子家里才热闹。”

李珍娘笑道:“小夏的性子野,在家一刻也停不下来,什么好玩就喜欢往哪儿凑,有什么好吃的跑得比谁都快。家里那些猫啊狗的,经常被她追着满屋子跑,有时候我还头疼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