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 价格谈判(2 / 3)

加入书签

“柳先生觉得什么样的价格合适?”

他开出的价格是天元口罩厂现在的出厂价,三毛九一个。

当然,这个报价被柳青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米勒先生,我们厂愿意以疫情前的价格销售口罩,不是因为我们的口罩只值那个价格,而是作为一个获得了发展红利的华夏民营企业家对这个国家抗击疫情的支持。您应该清楚,现在熔喷布的价格是什么样子的,口罩工人的薪水又是什么样子的,按照这个价格,我们销售口罩只会赔本,销售得越多,赔得越多。我们不可能接受这个价格。”

现在熔喷布的价格已经涨了很多,三毛九一个的口罩,连成本都不够。

至于柳青和王总那边签订的合同,那是商业机密,他们不会拿出来说,王总那边也不可能拿出来说,只能按照市场价格来说。

有的国家对生产标准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只要是口罩就可以了。

可是米勒他老家那边,一大片市场,都遵循着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通过那个标准,取得相应的出口资质,就没有办法使用。

哪怕是把口罩运过去了,也不能上市销售。

很多新投资的口罩厂一开始根本就没有往那方面想,他们想的就是国内市场,觉得国内市场就可以让他们吃饱了。

至于国外,他们开始投资的时候,国外都没有什么疫情,没几家愿意把精力花在那上面。

按照市场价格,就不存在着三毛九一个的口罩。

按照这个价格,至少在一个月内,天元口罩厂的口罩根本就不用担心销售不出去,没必要销售给外国人。

米勒也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大,只是说一下而已——万一呢?

反正说一说又不用花钱。

被柳青拒绝,他也没有意外,问道:

哪怕是徐波和年奉炎投资的那家口罩厂,在柳青的提点之下,一开始就做了那样的准备,现在也还没有获得相应的资质。

在柳青的记忆里,当时就有很多口罩运过去,却因为没有达到对方的标准不能使用。

就算是米勒所在的集团会出力帮他们拿到许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时间。

现在米勒的选择并没有那么多。

米勒了解过天元集团的产能,他希望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能够从天元口罩厂采购到三亿个口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