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851蔡国熙(1 / 5)

加入书签

可没办法,必须反击,得想办法把人弄走,继续让海瑞留在应天府,终究是个祸害。

“就在你书案上。”

说起来这位蔡国熙眼光也是独到,居然就这么成为了徐阶的门生,还是他高拱的学生。

“老师,前年学生还在苏州知府任上,只是因为家母去世在家丁忧,虽然已满但去吏部听候消息,一直就是暂无空缺,让学生稍等等,已经有半年之久。

高拱佯装关心的问道。

毕竟涉及南京魏国公府,魏广德需要避嫌。

明祖陵,当然就是明朝皇帝朱元璋找到的祖宗陵寝,对于坐上皇位的人来说,修缮祖陵当然是应有之意。

在封建王朝,当皇帝并不是“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的搞法,而是必须有正统的出身。

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能得到大家的拥戴,是因为他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也就是所谓的皇帝的“叔叔”,所以也被成为刘皇叔。

而刘家的老祖刘邦,他的出身是个“泗水亭长”,用后世的话来说,他也勉强算体制内的人,只不过是最低级的公务员。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仔细考证就会发现,他们无一不是家世显赫,李唐家族本就是关中豪族,赵匡胤是武将,老话“穷文富武”也能大致推测出其家庭出身。

而且,他们接下来要做的早就计划好了,现在各自部衙里把消息传开,让大家生起反感,顺势提出彻查此事。

在丫鬟的搀扶下,徐阶进了书房,磨好墨,徐阶提笔一口气给京城连写了数封书信,分别给张居正、杨博及六科的人。

怎么弹劾,徐阶做为沉浸官场数十年的人自然是驾轻就熟,指望一封奏疏就把人弄走是不可能的。

徒弟好奇地问:“师父是怎么知道的呢?”老道士就解释道:“此处地气暖和,插根树枝,只用十天,必能发芽。”

既然是修建祖陵,自然还得为高祖、曾祖和祖父修建皇陵,可是他根本不知道先祖葬在何处,于是他便四下打听,想要寻找祖坟。

遍观历史,也就只有明太祖朱元璋是真正的出身草根,完成了史无前例的阶级跨越。

朱元璋的出身则寒碜,按照几十年前的说法那就是数代赤贫,到他这一辈,又把贫穷给继承了过来。

他放过牛,做过乞丐,当过和尚,前半生饱受欺压,穷困潦倒。

直到后来加入红巾军,参与了反蒙元暴政的斗争,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击破农民起义军和蒙元残余势力后,才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仍然有一块心病折磨他,那就是怎么才能抬高自己的出身,让老百姓对他做天子这件事信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