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安西来客(2 / 3)

加入书签

但谈及真正身处后方,能够协调多方面资源,在经济、军事、民生上都有建树的综合性人才。

一番观察下来,周钧只看到了两人。

其中一人是画月,另一人就是眼前的封常清。

画月早些年,曾经负责统管灞川别苑的发展,又在周钧离开安西时,协调焉耆镇的诸多事务,并且数次领兵出战,都得胜归来。她虽然是女子,又是外族,但在综合管理上的才能,的确无可挑剔。

至于封常清,周钧在史书中读到此人时,大多提到的事件,是大勃律之战和虎牢关兵败。

郭子仪和孔攸击败吐蕃大军之后,辗转抵达了安西都护府。

在完成了交接工作之后,封常清卸下了安西节度副使和北庭节度使的重担,赶往了凉州城,来向周钧述职。

周钧看着厅中的封常清,笑着来到后者的身边,问道:“常清别来无恙?安西如何了?”

封常清躬身答道:“常清不负丞相所托,安西如今一切向好,四镇人口已破百万,工坊遍布城域,屯田一望无际,往来商队接踵摩肩……”

说到这里,封常清从怀中取出一份阚册:“丞相,这是安西述职的阚录。”

但是,很少会有人提及,历史上怛逻斯战败之后,高仙芝被调入长安,大唐在安西的局势说难听些,便是危如累卵。在四处环敌、兵力不足、物资匮乏、税赋中断的前提下,封常清能够顶住压力,一边处理外交、民生和经济,一边发展军事,稳住人心,最终击败吐蕃,拿下大勃律,巩固了大唐对整个安西的控制,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功绩。

所以,史书在评论大唐文武功臣的时候,封常清的统筹管理和后方经营能力,被极大的忽视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周钧止住封常清:“述职一事,暂且不急,我此次将你调回凉州,你可知晓为何?”

封常清看向周钧,思考片刻,回道:“常清斗胆揣测,丞相是希望重整河北,再与叛军作战,收复两京?”

周钧:“河北,尤其是范阳等地,深受安贼荼害,无论是百姓还是军卒,都已经不再心向唐室,所以我才下令,将其迁入安西。眼下,河北经历了数年的战祸,十室九空,我给李光弼和仆固怀恩下达的命令是守,而不是攻。”

封常清有些疑惑:“那丞相是打算……?”

周钧这些年看下来,麾下的人才之中,有人擅长冲锋陷阵,比如李嗣业;有人擅长领兵打仗,比如郭子仪、李光弼;有人擅长出谋划策,比如孔攸;有人擅长发展经济,比如第五琦和岑参;有人适合处理政务,比如高适、柳载等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