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包围武昌(1 / 7)

加入书签

一味刻意谋求生活上的舒适,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

“其精神日趋于求田问合、撞钟舞女之乐。”徐以显摸着胡须笑道:

一是青衿,即一些生员,俗称秀才,为士绅的下层;

二是缙绅,为一些有了举人、进士功名以后出仕的官僚,或者那些致仕回乡的乡绅,是士绅的上层。

大明世俗流行的观念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

于是他们不得不把前半生的精力全都耗费在科举上。

等到登科入仕之后,八股文就会被束之高阁。

贺今朝也不在襄阳多待,留下一些人带着新投奔的本地人维护当地治安,与徐以显会和之后便直扑武昌城。

襄阳城百姓以为锤匪大部队走了,没成想又来了一波大部队,越发的欢喜起来。

这样就意味着锤匪能持续给他们撑腰。

那些曾经的地主士绅想要背地里搞事,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几个脑袋。

贺今朝离开襄阳是终于遇到敢于据城而守敢于抵抗锤匪的人马。

如何做事?

如何从政?

诸如国家的、民族的、社会的问题都一概置之不理,他们用全部精神来谋求物质与精神的享受。

属实是老子奋斗了大半辈子才考上了功名,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大体说来,明代士绅大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徐军师,瞧瞧。”贺今朝把高一功发来的战报递给他:

“武昌城官员都逃跑了,反倒剩下一些士绅纠集人马在坚守。”

“大多都是士绅的上层才有此手段散财招徕人守卫,以及驱赶他们家中几百奴仆,凑凑就够在城墙上站着唬人了。”

徐以显也是出身士绅,不过是下层罢了。

士绅包括两个等级层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