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投名状(1 / 7)

加入书签

然后多尔衮委托正白旗英俄尔岱传旨,赦免崔鸣吉和金尚宪二人的死罪(洪承畴把他们俩卖了)。

英俄尔岱令二人拜谢皇恩,崔鸣吉赶紧起立欲谢恩,并拉上金尚宪一起行拜礼。

故而在盛京的时候,朝鲜主和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崔鸣吉、金尚宪二人,被关在一起后,他们反倒是一改以往激烈的辩论,开始作诗文互歌,进行平静的交流。

和解了!

不得不说朝鲜士大夫们在给大明当忠犬这件事上,他们有着高度的契合度。

那毕竟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向往的神地。

东亚这块地界,谁不愿意当大明的狗啊?

朝鲜私通大明之心不死!

纵然是在松锦前线的时候,被皇太极掳走的朝鲜大臣,还要想方设法的给洪承畴送情报。

而洪承畴为了取得清廷的信任,同多尔衮详谈的时候,直接把这些朝鲜人给卖了个干净彻底。

在他看来,这是藩属国应该做出来的贡献。

这是为了大局,你必须要付出的代架。

就是大明士大夫不怎么看得上他们罢了。

鄙视链是永远存在的。

要是按照以前金尚宪看见国书称皇太极为陛下,意味着两国变为君臣关系,痛哭流涕直接撕了国书,然后绝食。

随即又被掳掠到了盛京。

经过审问后,这些朝鲜人给大明提供情报,也提供不了什么核心且有用的,反倒是听风就是雨,像是混淆视听一样的假情报,反倒帮了大清的战事。

当然了,为了稳住朝鲜,多尔衮对于这些给明军送朝鲜官员并没有处死,而是选择监禁审问。

再加上松锦之战是皇太极指挥的,多尔衮也并没有替他翻桉的意思。

他巴不得皇太极的风评不好,由他在乱象当中接过权柄,从而开创一个新的高度。

无论是朝鲜对清主张的,主和派与主战派,他们被掳掠到盛京后,都想方设法给大明洪承畴送情报。

他们全都看不上满清政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