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包干到组(2 / 4)

加入书签

眼下这种带有明显商业性质的来往基本上固定一个月一次。

按照时间,风又该出发了。

另外,这次徐晨答应送还拱火族和恰族的劳改俘虏,眼下春播结束,这个承诺也该兑现了。

眼下留在巴族的拱火族俘虏只剩下四十人规模,另外又多了一群羽公族男女,他们离开也不会对巴族的生产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

只是这些人几乎都想留在巴族,这倒是让徐晨略微有些头疼。

在徐晨看来,一个部落大致可以看做是一个乡村。

所有的族人实际上都可以看做是村民。

只是眼下村民的属性还未完全确立,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确定分工。

因为粮食完全最重要,因此农耕生产也被徐晨列为首项议题进行改革。

而这些小组除开耕种管理之外,在部落的其他生产活动之中还是一个整体,采麻、织布、制作和修理工具、建房、伐木、挖沟、捕鱼、采集、喂养牲畜家禽等等活动仍旧还是统一进行。

留下固然很好,但只怕会引起拱火族的不满。

因此这件事还需要好好斟酌安排一下,全部留下不现实,到时候留下一半还是问题不大,顶多给拱火族一些补偿。

随着以后分工更加明确,烧窑、捕鱼、运输、交易、建房、造船、造车、制作农具和木器家具、打猎、兽皮加工等行业逐渐发展成熟,各种功能小组也会不断出现,最终形成不同的行业小组,负责各自所属的类别。

眼下整个巴族,唯独成熟独立的行业就是陶器制作。

以前是四个窑工专门负责,眼下已经扩充到十个,他们基本上不干别的,专门负责烧制陶器、陶砖和石灰。

因为随着徐晨不断征服更多的部落,掌控的人口规模成倍扩展和膨胀,陶器的需求越来越大,两口火窑整个秋冬不断烧制,也还无法完全满足外界的需求。

风在徐晨回来之前,已经先后带人划着木筏去过两趟羽公族和拱火族,分别送去了大量粮食和陶器,又把从蒙族换回来的盐分别送到雷族和带回巴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