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王熙凤受屈(2 / 7)

加入书签

裘世安上前奉茶,劝慰道。“皇爷何必为他们生气,反而气坏了皇帝的龙体。”

自己作弊,倒说别人作弊;自己坏法,反说别人坏法,岂成言官?以后如有把持、嘱托、行贿的,发觉出来,自有祖宗之法在!”

越说越激动,手指着众人。:

“既做一官,就有一官职掌,件件都该忧思,件件都该打算,天下方能治平。不可借一虚名,张大说去,徒滋烦渎。”

陆仲恒不敢再辩解。很明显,皇帝虽然是在说他们,实际上又何尝不是借机抱怨诸事。

已经不是谈论的气氛,强行辩论下去,最后肯定激怒皇上,因此陆仲恒垂头不语。

哪怕弹劾人,也不指他到底实际错在哪里;举荐一人,直说名声好,不说名声好在哪里。

尔等都故意如此,还有得罪你们了的官员,就是参堂官一本,叫他不便考核。”

好不容易熬来了机会,从地方重新返回京城,才安稳了一年,陆仲恒不想继续坐冷板凳。

恩师再次被罢官,如今他就是最显眼的人,不敢背负皇帝的骂名,只能硬着头皮解释。

“臣等有闻必告,实乃祖制,不敢违背。”

见状。

皇帝也觉无趣,挥了挥袖子。

“方今民穷财尽,各处盗贼生发,都是从钱上起。必须钱事平了,百姓方可安宁。这个事不做,如何专做题目,图个名色好听!”

这句话让不少人一惊。

等众人离开后。

陆仲恒的解释,并不能让皇帝满意。

太上皇活着的时候,自己被他压制的不敢喘气,生怕被他废掉皇位,并没有处理过政务。

想起亲政之时的心情,皇帝就感觉烦闷。

“有闻必告,这一句话是从心里说出来,还是从你口里说出来?伱们既然写一封奏疏,定然有缘故,与那疏中所说之事不相干。

言官为朝廷耳目,不聪明,诸事俱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