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2节(2 / 5)

加入书签

姚家三子一女,长子生了两个儿子,次子生三女,小儿子生一子,幺女姚晴天还待嫁闺中。

八仙桌四方按照惯例三兄弟一家坐一方,剩下的一方主位坐着姚父姚母和姚晴天,挤挤挨挨一大家子,看着桌上的菜,就要动筷子。

姚晴天站起来拉过装烧肉的炖罐,说:“红烧肉数量有限,除了爸妈其余人一人一块为了防止出错,我直接帮你们分了,也省得孩子小够不着回头哭闹。”

其实不止一人一块,在不久之前,姚晴天见肚子空了些又吃掉四五块的样子。

以往吃饭时姚晴天都会接过二哥家一个孩子,让他们那方不至于拥挤,吃饭时也能放开手脚抢菜,毕竟这个家里田地里的活出力最多的是他们夫妻。

等豆角快熟时,姚晴天已经挑了满满一小碗瘦多肥少的肉片出来,倒入锅中,翻炒装盘。

铝盆里肉汤只剩小半盆,一家人吃很明显不够分,好在姚晴天提前泡发了一把自家制作的红薯粉丝,用刀简单从中间切断使粉丝不至于过长,在沸水里滚上几开等粉丝飘在水面上后和剩下的肉汤混在一起再次煮沸就行了,虽然没有之前的汤鲜美,可这红薯粉丝本就软糯哪怕只是加入少许肉汤也是一道美味。

菜烧好了,姚晴天将饭筛里夹生的米饭重新倒入锅中,用筷子将其划松散均匀堆成小山丘模样,挨着铁锅边沿饭堆外圈倒入一碗水,盖上大锅盖,小火焖,直到淡淡的焦香味传出来就成了。

如果此时灶台里面还有没烧尽的木材得第一时间扒拉出来,塞进灶台下面的灰堆中。

还未到正式秋收时节,现在地里活也不多,农民也不像头一年才分开单干时那样恨不得住在地里,随着夕阳西下,田地间都是扛着锄头、铁锹回家的人们。

可死过一遭,姚晴天已经学会不干涉他们兄弟妯娌之间的官司了,她其实也没想给他们做红烧肉吃,谁让赵军送过来的肉超出她的食量了,留过夜更不合适。

肉切得大小均匀一致,姚晴天拿着还没动用的筷子很快就分好了,炖罐里还剩五六块肉和一些汤汁,放在了她们这一方桌子面前。

“哇,今天这么丰盛,跟过年似的!”

姚老三抄起筷子就将饭面上的那块五花肉放进嘴里,一口要下去,顿时满嘴的软糯香甜。

一进村,袅袅炊烟中夹杂着饭香鱼味,引得人们纷纷加快脚步。

这是分田到户的第二年,因为前一年的大丰收,交完国家的和集体的粮食、棉花,剩下的很充足,足够一家子嚼用。

生在鱼米之乡的老百姓饭桌上除了逢年过节,也能时常见着点荤腥,特别是杀猪卖肉、摇船打鱼的家庭大多会在秋收来临之前好好吃上一顿。

眼看着出门干活的家人陆续到家,姚晴天喊几个哥哥来厨房端饭端菜,除了晚上做好的菜还有之前剩下的两样咸菜碗,一个是酸豆角,一个是辣酱豆腐乳。

大的小的七八个碗碟将八仙桌摆的满满当当,几个嫂子见着丰盛的晚饭特别是带着诱人光泽的红烧肉脸上的疲惫和忿忿不平一扫而广,纷纷围了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