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秦守岭南的五十万秦军(1 / 2)

加入书签

直至四年后秦始皇病死沙丘,秦征伐南越的五十万军队都未见北归。史书没有记载秦王朝为什么没有召回这部分秦军。不过很显然,这应该是得到秦始皇的允许的,甚至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为了彻底征服南越之地,始皇可能有特殊诏命给任嚣、赵佗,以防秦军一旦撤离,百越族重新占领三郡,导致数十万阵亡秦军的献血白流。这一点,从任嚣病故前对赵佗的嘱咐可以窥见一二。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作为南越地区最高统帅的任嚣在弥留之际嘱咐龙川令赵佗“休息其民,姑待诸侯之变。”

如果最高统帅统帅有意置身之外的话,那么,五十万普通的秦军是否有北上救援的主观愿望呢?

秦统一六国后,迅速发动了征服南越的战争。据《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征服南越所调动的军队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万之众。

公元前214年,秦正式攻占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地区,在此设置南海、桂林、象郡。然而仅仅八年之后,秦帝国即宣告灭亡。在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206年长达三年的战乱中,戍守岭南的五十万秦军竟然坐视秦朝灭亡而无动于衷,这又是为什么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秦王朝为什么要征服南越。

在完成中原统一后,秦王朝的大规模对外用兵有两次,一次是蒙恬将兵三十万北击匈奴,另一次就是征伐南越。早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匈奴骑兵就时常威胁着秦、燕、赵的北部边境,赵国甚至常年在北部长城一线布防十余万军队以防御匈奴南侵。

出击匈奴,可以彻底解决匈奴对关中地区的威胁。然而与匈奴相比,南越当时尚处于新石器时代后期,对中原的威胁极为有限,秦用于出击百越的兵力不仅远远超过北击匈奴所用,甚至战争时间还要早于北击匈奴的时间。早在公元前218年,秦将屠雎即率五路秦军攻击南越。两年之后,蒙恬才领军收复河套。为什么秦王朝对南越的重视甚至超过对匈奴的重视?

普天之下皆王土。始皇以法家治国,“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念,让秦始皇把南进北击无限扩大疆域作为自己的使命也就不难理解了。

同时,征伐南越有着战略上的优势。彼时,六十万秦军刚刚完成对楚国的征服,今湖南、福建等地尽归秦土,对南越已经形成了战略上的钳形攻势,顺势南下收服南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然而相比北击匈奴的顺利,第一次征南战争却以秦军的大败告终,连秦军的统帅屠雎也战死了。

史载,南越土著“与禽兽处”也“莫肯为秦虏”。这不得不让秦始皇重新调整征服南越的战略:稳扎稳打,攻心为上,移民实边,长期驻守。

公元前214年,任嚣、赵佗统军第二次南征,秦发诸尝逋亡人、赘婿、商贾随军,不仅为秦军建立了稳定的军事据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了岭南地区,使得秦军顺利攻占该地,设置三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