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谁解味?(3 / 4)

加入书签

只是这一回,让她认清,她终究还是要有自己人。

温翁是五兄的人,身为郑家四代之仆,他更忠于郑家,至于桓裕……

唯有她的陪嫁部曲,所有荣辱皆系在她身上,只会忠于她。

“唯。”齐五忙答应,这事之前辛夷给他传过话,并且,他早已考虑过这桩事。

只是接下来的话,却让齐五吃惊不已,因为郑绥给他的印象,是向来不管事。

“另外一件,我身边想添两位主薄,要断文识字,有些见识和眼界,最好是脑子灵活些能做事的人,你可以从部曲中慢慢挑,要是没有,挑些好的苗子,送到温翁身边培养也可以,不急在一时。”

齐五收回诧异,忙地回道:“仆回去瞧瞧,这样的人,部曲中一两个还是能挑出来的。”

齐家侯家出幕僚,温家傅家出将才。

很快有婢女去传话,辛夷原要架起屏风,让郑绥给阻止住了,“不用这么麻烦,直接领进来,以后如同七郎过来一般。”

七郎是指郑继,因留在徐州,所以时常过来。

“唯。”辛夷应了一声,心中多少有些无奈,原本郑绥就是个性子直又执拗的人,自从上回温翁来过之后,而今更是听不得任何劝。

齐五很快就让人给领进了屋子,晨风候在门口,亲自打了毡帘。

待齐五请安行礼起身后,辛夷上前招呼一声,“阿叔坐这儿吧。”

这是郑氏家下部曲中流传的两句名言。

所以,在盛世之时,齐家和侯家有人出仕为文吏,温家傅家也出过武将,但更多,是在郑家内部,跟在家中郎君身边,充任幕僚谋士或部曲校尉。

唯一的例外,大约是他和侯一这一辈人,以及温翁和傅主薄这一脉,好像出了岔子,该作谋士的,做了校尉,该做武士的,又充了幕僚。

送走齐五后,郑绥倒有些明白过来。

难怪当初五兄郑纬听说大兄郑经把齐姓一族人给了她后,直呼可惜,其中断文识字的人,让她放在田庄,只帮她打理田庄,经营嫁妆,的确可惜了,况且,她原没有想过自己身边要有主薄和幕僚。

辛夷出自齐家,齐五是她的族叔,她到底留了心眼,亲自上前指了榻席,把齐五安排在靠门口的坐榻上。

齐五应了声喏,转身在榻席上跪坐下来。

且说,他自从拨给郑绥后,见过郑绥的次数,十分有限,要么是家中郎君在场,要么隔着屏风,所以他只隐隐见过郑绥的容貌,这会子,刚一进来,瞧着屋子里没有郎君在场,又没有屏风隔着,着实吃惊不少。

不待他多想,上首的郑绥已经开始说话了。

“这次喊你过来,有两件事,一是我身边的几个人,终南、小戎、阿爰、阿方等共有六人,年纪都不小了,你在部曲中挑选几个年青未成婚的小郎,给她们作夫婿,这事可以让刘媪和辛夷掌眼,我身边的人都是极好的,所选小郎务必要年青上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