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三章 权力与功业(3 / 3)

加入书签

大约,大抵,桓裕从来没有放下。

郑绥虽不知他到底在忙些什么,但夫妻同床共枕十余载,隐隐能猜到一二。

表面上不显,私底下,他对荆州与徐州二府的军政,格外关心。

三年前,蔡望调出徐州,出任南豫州刺史一职,他还高兴地喝了几壶酒,对四兄郑纭好一顿夸赞。

正因为猜到一二,郑绥也没有催促他。

刚回庐陵的时候,她记得,桓裕感叹过一句,“假使袁仲宣,仍然是荆州一刺史,袁循又怎么能够纳九娘为妾。”

“你也别站着了,坐下来,黑头换身衣裳就会出来。”

郑绥望向候在一旁的四郎桓度,十一岁的少年郎君,个头快及她肩膀了,桓裕没让他习武,在郑家族学里待了四年,学问不是很突出,然举止,越发像极了郑氏子弟。

落落大方,翩翩公子。

“你是个好孩子,又是长兄,平常多劝着黑头些,别让他胡闹。”

“儿会的。”桓度恭谨地应了一声。

在她眼里,桓裕从来不作无端感叹。

这六年退隐,不仅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使他更显成熟圆融。

在他身上,郑绥不经意间,依旧能够看到男儿的满腔热血,壮怀激烈。

权力与功业。

最是能够激发男儿的斗志与壮志。

“功课上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去问徐先生,他是你的启蒙先生,你五舅都称赞过,他的学问不错。”郑绥记得,族学里年节放假,都留有作业。

“母亲,我们今年不去临汝了吗?”

也不怪他疑惑,往常,过了正月,二月初,他们就回临汝了,今年直到现在,二月上旬快过完了,家里还没有动静。

“回不回临汝,要听你阿耶的安排,但你的功课,也不能落下,不回临汝的这段日子,每日都要复习之前先生教过的经文,我会让安主薄督促你。”

这个年节,桓裕似乎比往年忙碌许多,不到夜里,都见不到他人影,一天天也不见他出门,只窝在书房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