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一章 子嗣(3 / 3)

加入书签

另外,十八从婶崔氏的身体也不好了,听疾医说,就在这几日。

缙郎一家全部死于建康之难,对十八从婶的打击很大。

老年丧子,一夜头白。

郑绥带着诸儿一道过去,回到东山,已是月满西楼时分,瞧见长子桓度和长媳萧令姜候于归去来兮堂等她,不由诧异,“出了什么事?”

萧令姜一向有决断,所以家里庶务,她早就交给了长媳。

身在临汝的四嫂殷氏虽口头上同意,但郑绥也知道,殷氏做不了四房的主。

正因为此,眼下郑绥对四兄郑纭的不作为,心中多少有些怨言。

“诸儿,我稍后去见傅主薄他们,等你阿耶送回来后,家里就会对外发丧,届时灵堂前不能没有孝子。”当初得知王靖之带走了五兄的遗体,郑家便立刻派人去了三吴之地,去接回五兄的遗体。

“我会抱着悟郎进灵堂,我已经和大嫂说过了。”

听了这话,郑绥很是吃惊地看着郑诸,她以为这孩子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不想大事上,竟然早有打算,到底是五嫂教出来的女儿,又闻郑诸说道:“大嫂已答应我,将悟郎过继到九兄名下。”

这么晚了,夫妻双双候在她门口,肯定是有大事。

进了内堂行了礼,但见萧令姜递上来一封书函,“阿家,这是齐辛派人送回来的急件,说是五舅尚有子嗣流落在外。”

“不可能。”郑诸尖锐抗拒的声音,几乎在话音落下的瞬间响起。

郑绥由一开始的恐惧,到后面的惊喜,再到之后的茫然,颤抖着手打开信件。

郑诸口中的九兄,即是父亲郑纬长子郑谦。

“好。”郑绥搂着郑诸,她也属意小一辈的悟郎,但有大宗不继小宗的规矩在前,这一个月里,七伯母和十八从叔,为此劝过她几回,她才犹豫不定。

她气恼于四兄的不作为,会尽力去争取。

在接到桓裕前线的战报后,得知傅主薄愿意见她,她一点儿都不意外,甚至在她的预料之中。

果然是为了商量办五兄以及死在建康城中族人的丧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