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字卷 第五百零一节 得罪人,得人(2 / 3)

加入书签

特别是沈家出事前后军队和地方官府的反应,都明显有些异常,就更增添了无数疑窦。

韩爌一直没说话,很显然他也是知晓湖州沈氏险些被灭门这一血案的内情。

作为刑部侍郎,走马上任第一遭就要了解整个大周境内尚未侦破的大案要案。

而湖州沈氏这一案虽然名义上是破了但是太湖水匪十二连环坞一大帮人鸿飞杳杳,一个人都未曾拿住。

不可能一句话全部失踪了就作为答案,你这三府联合行动,如此大动作对太湖的清剿,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说不过去。说是去投长江水匪但长江水匪人数众多,分成好几股,去投了哪一股?为何后来就再无音讯?

可以说沈氏一族与整个南直两浙的士林豪门都有着相当特殊的关系,这也是沈氏一族敢于面对天家强项不低头的底气。

这样一桩案子虽说是十多年前的积案,几十万钱财都在其次,但是却是直接导致了湖州沈氏家主沈通元被杀,湖州沈氏一直对是太湖十二连环坞水匪制造了这桩血案不认可,誓言要找出幕后真凶。

但是鉴于当夜匪寇掳掠劫杀之后纵火,随后又下大雨,抹掉了很多痕迹,所以此案最终还是以太湖水匪作案定案。

后来湖州、苏州、常州三地官府都联合对太湖水匪进行了清剿,也毫无收获。

太湖十二连环坞水匪却像是人家蒸发了一般消失了,据说是去长江投长江水匪去了。现在这顶九凤珠冠却出现在了陈钱山倭寇巢穴中,就让这里边的故事更显得扑朔迷离了。

现在太湖中一样有湖匪,是不是十二连环坞的余孽借尸还魂重生复出,这些情况好像都再没有反应了。

若是按常理来说,沈家对天家冷淡,那么若是

元熙帝要授意谁来干这种事情,显得格局太小,吃相难看,而且关键在于这顶九凤珠冠是要准备作为寿礼送给义忠亲王的王妃的,这么搞一出劫走,好像就有点儿不太合情理了。

而且元熙三十八年的时候,元熙帝已经不太过问政事,逐渐移交给刚成为太子的永隆帝了,而那个时候义忠亲王却还有些心有不甘,两边还在斗法。

这种复杂的局面体现在江南就更为混乱,江南是义忠亲王的根据地,但是成为太子的永隆帝上位已经成定局,而元熙帝还是皇帝,谁在江南都可以插一手,谁对沈家都不太待见。

这支倭寇却又是唐家盟友或者说是唐家能控制的,搞了这么一出袭击,到底单纯为了劫财,还是得了某些人授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