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太一神兴衰(盟主加更9/50)(2 / 3)

加入书签

“三皇五帝之说出现在战国时期,在秦朝统一后,只有四帝之说。同时,也有五色帝说。到了西汉初,高祖刘邦增加了赤帝,五方天帝说形成。到了汉武帝时期,太一神成为了当时官方宗教的最高天神,成为了主宰宇宙一切神。”

从汉武帝始,中国官方开始祭祀太一、后土两位神明。据史记封禅书和汉书郊祀志记载,当时政府将太一神作为至高无上的上帝崇拜,“天神贵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

不久,汉武帝又在河东汾阴建后土祠,“上亲望拜,如上帝礼。”二神俨然就是天地神明的最高代表。

王莽之时,“谨与太师光、大司徒宫、羲和歆等八十九人议,皆曰:天子父事天,母事地。今称天神曰皇天上帝泰一,兆曰泰畤,而称地祇曰后土,与中央黄灵同,又兆北郊,未有尊称。宜令地祇称皇地后祇,兆曰广畤。”

“昊天取代太一,成为一直延续到后世的天帝,是在汉末之后。”

需要注意的是昊天不依托于某一宗教存在,他是民族神话信仰。

需要区别的一点是,玉皇大帝是神霄派在宋朝加工出的神祇,属于道教内部以及民间祭祀的至高神。

换言之,昊天是对上天、天、世界、宇宙的崇拜而诞生的信仰对象,一般是国家正祀。

玉皇大帝就是道教内部的二次设定,只有道教承认,国家祭祀时不承认,实际上属于淫祀(不被国家承认就是淫祀)。

距离现在最近,也最公认最强的至高神,就是昊天。

“汉朝灭亡后,太一神淡出了信仰体系。仙话在晋代也发展了起来。”

“这个由盛转衰的关键时间点,就在于汉末三国时期,那么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大事件?”

黄巾起义!

“太平道,为什么要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一般来说,“苍天”指汉王朝,汉代官员军队的衣服以苍青色为主,“黄天”是指黄巾起义军。

儒教神灵,有以下几类:第一,天神。以“昊天上帝”为主,日月星辰诸神为辅。“昊天上帝”是儒教的至上神,是宇宙世界的创造者和万物的主宰。第二,以社稷为代表的诸物百神。“社者,土也;稷者,百谷之主”。社稷神是儒教大神,位格仅次于昊天上帝。第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教圣贤神灵。依儒教经义,孔子为儒教大神,位格仅次于昊天上帝,与社稷同格。第四,以黄帝为代表的民族先王神灵,包括黄帝、伏羲、神农、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第五,家族祖先神灵。第六,历史上有功德于民者。如:殉国殉道的忠烈之士,节义之士,各行各业有创业垂统之大功者,均列为祀典,成为儒教神灵。

“几千年下来,儒教神系几乎没怎么变动过,几乎都是国家正祀,是以儒教神系最强,天帝毫无疑问是昊天,一直到后世,几乎没有对手。”

“太一也是天帝,是至高神,在先秦南方楚神话中,太一神是作为最高天神出现的。《史记》《易纬》《九歌》中都有记载。”

“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就是出自《史记》。”

“也有说法是太一就是伏羲,这个观点是建立在太一是东君的说法上。因为很多人认为伏羲其实就是东方青帝,而东君也在东方。也有人认为太一其实是祝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