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娘家花满蹊 第123节(1 / 5)

加入书签

当然,怀着这种心思的人只敢把话闷在心里,不然说出口,得罪黄菁菁不说,还会惹得自家婆婆不悦,傻子才会做那种事。

不管怎样,没人在黄菁菁面前疯言疯语,和离这事原本是周士文的意思,外人如何想于她来说不重要,刘慧梅要住在周家就住,要嫁人也行,周士文应承了她的,黄菁菁不会插手多问。

正值秋收,田里尽是劳碌的身形,黄菁菁背着半背篓红薯藤回去,老远就听着肖氏在院子里哭,骂她们狼心狗肺,过河拆桥,不把儿媳妇当人瞧,好好的一家子人,休的休,和离的和离,造孽。

老花不懂怎么骂人,且又不能捋袖子和肖氏干一架,派人去老屋找刘慧梅了,看黄菁菁从外边回来,目光担忧的走上前,侧身瞅着院子里撒泼的肖氏道,“我派人叫老大媳妇去了,让她过来自己和她娘说,你别管。”

老花拍着黄菁菁的肩,顺势取下她后背的背篓,扶着她进屋歇歇,肖氏被二人亲昵的动作闪了闪,愈发肆无忌惮,“大家睁大眼看看,一大年纪了不害臊,光天化日卿卿我我,自己人老珠黄都想二嫁,却偏偏怂恿儿子和儿媳和离,老天哪,不公啊,我家慧梅命苦啊。”

二丫三丫来这边玩,起初黄三娘拍手叫好,得知是指点桃花梨花针线活的,有意拘着不让她们过来,二丫三丫不会说黄三娘的话,但以黄三娘的性子,还用得着猜吗,想让他和黄菁菁主动找上门,低人一等呗。

黄菁菁打了个哈欠,闭着眼,昏昏欲睡道,“她的脑子哪儿会生锈,心思聪明着呢,咱要是都搬去镇上了,就剩下她们一家子在村里,往后日子不太好过,要是有人看上她的房屋田地,她哪儿守得住?”

黄三娘能成功搬来村里多少有她的关系,两家虽闹僵了不往来,但在村里人来看,血缘上毕竟是亲戚,小打小闹无伤大雅,黄三娘真出了事,她不会袖手旁观,故而没有过多刁难黄三娘,要是她们全搬走了,黄三娘担心没人给她们撑腰,有人堂而皇之的霸占她们的房屋田地。

尤其黄三娘还是经历过铺子被人霸占的事情的。

老花不太相信,把米久挪到外侧,自己往里侧挪了挪,贴着黄菁菁手臂道,“不能吧,里正还在呢,哪儿会让这种事发生?”

老花担心黄菁菁动怒,握着她的手,示意她别冲动,儿孙自有儿孙福,哪能事事都让她出面,况且她身体本就不好,万一气出个好歹可怎么办?

黄菁菁眯了眯眼,不屑地看着地上打滚的肖氏,不怒而威的反问道,“她命苦不苦你当娘的会不知道?”

这话听着有些耐人寻味,黄菁菁板着脸道,“有你这种娘,她什么命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摆明了在肖氏伤口上撒盐。

第118章 118 建作坊了

“咱相信里正的为人她可不信,对她来说,里正没咱来的可靠。”被老花抓着手臂,黄菁菁不舒服的朝里拱了拱,催促道,“睡觉,这些天红薯藤长得快,多割些回来晒干磨成粉堆着,否则再过些时候,猪没东西吃了。”

老花忙不迭附和,“睡吧......”

周家三房搬去镇上的事儿传得人尽皆知,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刘慧梅借李菊的嘴说出了事实,她和周士文已经和离了。

这个消息在村里炸开了锅,刘慧梅嫁进周家多年无子黄菁菁都没说什么,好端端的,怎么会等生了两个儿子才让他们和离,关于这件事,众人看法不一,当婆婆的毫无疑问站在黄菁菁一边,认为刘慧梅做了不可饶恕的事,否则黄菁菁不会翻脸不认人,要和离早和离了,哪儿会等有了大双小双后啊。

当儿媳妇的就不那么想的,认为黄菁菁恃强凌弱,刘慧梅和娘家感情不好,娘家没人出头,还不是任由黄菁菁说了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