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早就被买下来了吗?(2 / 2)

加入书签

有那个闲工夫,直接道歉不是更快吗?

不过,上个世纪的50年代?

林格若有所思:“我记得书上提到,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洛瑟之林一直处于人迹罕至的状态,非但格林德沃的居民不会靠近这片森林,连附近的猎户和农户都避之不及,莫非原因就是……”

他说到这里停住,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想表达的意思:因为歌丝塔芙家族重新买回了他们的家族封地,然后,封禁了洛瑟之林,禁止外人进出。

希诺沉静地点了点头:“是的。”

直到神圣联合军在转进阿尔梅斯行省的过程中,于今日的格林德沃平原西北方向的一处古遗迹中,遭到了王国军早有预谋的埋伏。应当说,那是圣女贞德征战生涯中最为凶险的一战,甚至已经到了危及生命的地步。然而,具体如何凶险,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提及时都讳莫如深,不愿深入。

唯一可被后人知晓的,是那一战的结局:白骑士希伯顿在关键时刻率领援军赶到,配合神圣联合军一起反攻,最终扭转了败局。此战过后,希伯顿一改之前顽固的态度,决定加入神圣联合军,并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在临走前放弃了歌丝塔芙家族数百年来始终守护的荣耀,将格兰吉尼亚的土地还给了它自由的人民们,自己从此不再以贵族自居,只带着先祖留下的那面白棘花旗帜,便踏上了征战的旅途。

关于白骑士希伯顿的前后态度转变为何如此剧烈,一直都是研究这段历史的人们所疑惑的事情,林格当初选修白城共和国的历史,读到这一段记载时也很疑惑,好奇之下便去图书馆里查阅了一些资料,但没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有人说是圣女贞德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希伯顿,也有人说是王国军在格兰吉尼亚大地上肆意开战的行为,惹恼了这位对家乡爱得深沉的骑士……似乎都说得通,但总还有些地方存在矛盾,难以尽信。

而教科书上没有提到的是,在战争结束,白城共和国成立后,希伯顿婉拒了新政府为自己提供的职位,回到了当时已改名为格林德沃的故乡。曾广袤的封地,如今已属于那些重获自由的共和国人民,希伯顿为自己留下的,不过是从小长大的家族庄园罢了。据说,圣但尼行省的执政委员会,考虑到歌丝塔芙家族为起义战争做出的贡献,曾想要由政府出面,赎买一些原属于歌丝塔芙家族的土地,赠还给希伯顿,但被这位高洁淡泊的白骑士拒绝了。

之后,希伯顿在故乡度过了自己平淡而又安宁的后半生,或许是多年征战留下的暗伤影响,他逝世时,享年仅有四十九岁。死后极尽哀荣,已离开公众视野多年的圣女贞德亲自为其扶棺,十二位主赐骑士中,尚在世的七位全部出现在了葬礼上,无一缺席。格林德沃的人民一路跟随至落棺的伊特尼墓园,为他的陵墓献上了超过一万朵花。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她抬起头,看向树下的蓝靴子,说道:“这也是为了保护布雷泽他们。”

给点喵

(本章完)

这朵曾在战场的天空上纵情盛放,为人民带来希望与正义的白棘花,最终还是飘回了故乡的土地,关于希伯顿的传说,似乎到此已划上了一个不算圆满好在足够诚恳的句号。而希伯顿的后人,也就是歌丝塔芙家族之后的继承人们,却鲜少有人关心。

以至于他们竟不知道,曾为歌丝塔芙家族的封地,后来由希伯顿亲自赠送给新生的共和国政府的洛瑟之林,其实早已经被白骑士的后人赎买回来了,而买回这片土地的人,恰好便是希诺的祖父。

这是希诺亲口承认的事情,而且,为了证明自己并非信口开河,她还提到了具体的时间点:“其实,为了买回洛瑟之林,我们歌丝塔芙家族前后大概经历了三代的努力,并非我祖父一人的功劳,只是恰好在他这一代完成了而已,时间则是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市政厅归还的地契与当时赎买的合同原本,都还在庄园内保存着,只不过……”

她看向众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可能不太方便给大家看就是了。”

其实不需要看地契和合同,大家也已经相信了她的说辞,因为她根本没必要去撒一个弥天大谎,只为了与几个刚见面不久的陌生人缓解矛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