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一切为了华夏(2 / 2)

加入书签

在鬼子的支持下,伪满洲国组建了大量的伪军……”

华中的国府军也发起了有限的反攻,薛伯陵率九战区主力经过苦战,再次光复了星城、衡阳、桂林,一洗豫湘桂大溃败时的耻辱。

鬼子十一军主力几乎被南方军抽调一空,只剩下几万老弱残兵,在国府军第五、第九、第六战区几十万大军的围攻下左支右绌,节节败退,同样放弃了不少城镇,主力也收缩到江城、樊城、洪都、羊城等几个要点内死守;

而国府军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攻之后,兵力和物资消耗严重,也没有余力攻下鬼子重兵设防的要城,双方的战线暂时稳定了下来。

而在缅甸,华夏远征军和驻印军会师后,向缅甸的鬼子发起了猛攻,打得鬼子节节败退,很快就打通了滇缅公路,越来越多的援华物资通过滇缅公路输入大西南。

国府用这些装备和物资又组建了几个鹰械军,但这些部队并没有投入华中的反攻中,而是开始保存实力;

周述庄同样重重地一点头,这是他们共同的理想和事业。

72军光复津门后,就开始着力恢复城市的正常秩序,打烂的家园也要重建,所以方方面面的事务都压在了李烁的身上,102纵队也参与到津门的战后重建中。

接收并管理一个新的城市对他们来说也是艰巨他任务,并不比打仗容易,城市几十万市民要吃饭、要生存、要发展,这可不是小事,好在他们有光复泉城的经验可以借鉴。

首先他们成立了城市军管委员会,按照罗英的要求,先在津门实行一年的军管,然后才逐步移交给地方政府;

在这一年内,地方政府要完成改组,标准就是“三三制”,军队占一(代表组织行使权力,不能给国府留下口实),原津门市政府占一,地方民众代表占一。

国府开始布局战后事宜了,八路军在华北暴露出来的实力让他们担忧,八路军、新四军的问题已经摆在了桌子上,就等对鬼子的战争结束,新的战争又将提上日程。

此时国府的小心思鹰酱还不清楚,富兰克林是不会支持华夏内战的,这不符合鹰酱的利益,也与富兰克林的全球战略相违背,但富兰克林的身体每况愈下,一旦鹰酱换了掌舵人那就存在巨大的变数,这个也是罗英担忧的。

辽东,72集团军指挥部,罗英的面前摆着一张伪满洲的地图,与后世关外的三省一自治区的地图有着巨大差别,这让罗英有些陌生感。

而参谋长谢仲远则就着地图给他和其他人介绍道:

“同志们,伪满洲国成立后,将关外划分热河、锦州、奉天、安东、兴安西、兴安南、兴安东、兴安北、吉林、滨江、三江、龙江、黑河十四个省,目前我们所处的位置就在热河和锦州省;

现在的津门市长由李烁兼任,从102纵队中抽调一部分力量成立公安局,维持津门的治安,同时以津门子弟为基础组建了3个守备团,军官和骨干由102纵队提供,这样的守备团更能够得到津门民众的认同。

在军管委员会一系列的操作下,津门的战后秩序很快就得到了恢复,军民齐心协力重建家园,日常生活在逐渐走向正常,战争的疮伤慢慢得到治愈。

与此同时,101纵队开始向北平方向稳步推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为了保住北平城,先后从冀州、河东、晋绥、热河撤回了三万多大军,大大削弱了上述各地鬼子的防守力量。

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晋绥军区向河东、冀州据点的鬼子发起了猛攻,先后光复大小城市几十座,将河东的鬼子压缩到泰源、晋城、石家庄、保定等几座大城市内,广大的乡镇和县城全部光复。

中条山的81军在歼灭了辖区内的鬼子主力后开始南下,攻占了中原的伏牛山,兵锋直指大别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