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长安行(二)(2 / 4)

加入书签

“你的意思是,即使我们齐国军队攻入阿富汗,也应浅尝辄止,无需深度介入其中?”

“长官,莫卧儿帝国在八十年前曾挥军攻入阿富汗和布哈拉汗国,意图要将那片广袤的地区都纳入莫卧儿帝国辖下。据悉,那场战争绵延数年,耗费了莫卧儿帝国数千万卢比,而最终什么也没收获,反而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回德里。虽然,今时不同往日,我们齐国的军力也比莫卧儿帝国更为强大,但我们要扪心自省一下,彻底攻灭和征服这个山地国家,真的有必要吗?我们从中又能得到什么?”

“得到什么?自古以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我齐国制霸印度洋以来,威服四夷,攻灭不臣,自是要树立我齐国赫赫武功。”一名仁勇校尉激动地说道:“倘若,只是于波斯境内将入侵的阿富汗部族叛军驱逐了事,而不对其行犁庭扫穴,予以毁灭性打击,如何能张我齐国之威?再者而言,我齐国经略印度数十年,已成独占之势,是为我齐国核心利益所在。若要确保其绝对安全,则必须对阿富汗地区加以控制,以为北方屏护。既如此,我齐国大军如何不大举进入阿富汗?最起码要将该地区几个最为强大的部落打服,方能形成有效震慑。”

“没错!”坐在李延良身边地那名御武校尉(上尉)说道:“要是我们陆军不进入阿富汗地区,说不定又要让那帮海军的人笑话了,认为我们不敢深入内陆,只愿意在他们海军舰炮的庇护下,沿着海岸线实施军事打击。咱们陆军的爷们,丢不起这个人呀!”

“长官,战争可不能凭一时意气而贸然行之!”李延良犹自不服地说道:“要知道,任何一场战争,都涉及到成千上万兄弟们的性命,也可能会牵系着帝国未来命运,自当慎之又慎。”

“不错,我也觉得六个月未必能完全平复波斯局势。要知道,攻入波斯境内的阿富汗部族叛军大部分为骑兵部队。他们在攻占了伊斯法罕后,必然势力大张,就算他们的骑兵规模没有进行大规模扩张,但后勤机动方面,定然不弱。如此一来,我们齐国军队虽然战力强悍,但要真正对其实施歼灭性打击,估计还是有些难度的。”

“不要忘了,我们除了要帮着萨法维王朝驱逐阿富汗人,还要对侵入波斯西部和西北地区的奥斯曼帝国和沙皇俄国进行武力威慑,迫使他们退出波斯境内。如此一来,远征军必将会迎来极为艰难的挑战。”

“你们说,阿富汗部族叛军在不敌我登陆波斯的远征大军情况下,会不会直接掉头逃回阿富汗,凭借绵延崎岖的山地,与我们打一场耗时日久的游击战?若是这样的话,别说六个月,就算是两三年也无法彻底消灭阿富汗部族叛军。”

“你这么一说,还真有可能。阿富汗特殊的地形地貌,非常适合游击战。反观我齐国军队,在这种山地地形下,根本不适合展开大部队进攻,更无法维持我军的后勤保障。这要打起来的话,说不定就要耗时日久,拖个三五年都有可能。”

“这位仁勇校尉(中尉),伱认为呢?”那名翎麾校尉转头看着李延良。

“为帝国开疆扩土,我军中男儿何须惜命!要知道,我们现在每多打一场战争,后世子孙就能少经历一场血与火的磨难。”

“需知,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

“仁勇校尉(中尉)李延良!”

李延良方要继续与之争辩,忽然一名值哨军官走了进来,大声地唱名。

“到!”

“我?”李延良怔了一下,然后迅速组织了一下脑海中的思路,开口说道:“长官,诸位同僚,我们齐国组建远征大军,攻伐阿富汗部族叛军,是为了恢复萨法维王朝在波斯的统治,维护我们齐国在海湾地区的重大利益,同时巩固我们齐国于整个印度洋地区的霸权。若是阿富汗人逃回坎大哈,卑职以为不如任其自生自灭,没有必要派出大军进入阿富汗境内,徒增消耗。”

“嗯?……以你的说法,也就是我远征大军将阿富汗部族叛军逐出波斯境内即可?如此一来,岂不是除恶未尽、打蛇不死?”

“正因为有阿富汗人的威胁,我齐国驻军波斯,控制其境内关键要地,则可名正言顺。”李延良轻声说道。

“哦?那么,我齐国出动印度驻屯军,联合喀拉特汗国军队,一起攻入阿富汗境内,所为何来呀?”那名翎麾校尉神色不动地问道。

“我齐国西路联军攻入阿富汗,自然是要威胁阿富汗人的后路。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在当地扶持几个亲近我齐国的部落武装,以此介入阿富汗地区局势,施加我们齐国的影响力。而不是贸然地驱大军进驻阿富汗,试图尽灭该国。要知道,攻入波斯,几欲覆灭萨法维王朝的叛军仅仅只是阿富汗境内众多部族武装之一。我们齐国没有必要将其境内的所有部族都纳入打击范围,这对我们而言,既非必要,也非必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