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佛得角海战(2 / 2)

加入书签

反观英格兰战舰,在被无数的齐国火炮轰击后,或者船舷两侧及水线下被破开一个个恐怖的巨洞,使得船身进水倾斜,或者在遭受开花弹轰炸后,升腾起耀眼的火光,吞噬着船上的船帆和船板,一个又一个水手仓皇地跳入水中。

在英格兰皇家海军将少量稳定性能较差的开花弹配置给船上的舰炮时,齐国已经将这种海上大杀器更新迭代了数轮,而且,性能更为稳定,威力也更为强大。

让所有观战葡萄牙人惊愕的是,尽管英格兰战舰表现得非常勇猛,火炮轰击的频率也非常高,发挥出了他们应有的高超战斗技能,但整个战局却是明显朝着有利于齐国远征舰队一方倾斜。

齐国的战舰似乎加装了防护铁板,在经受了英格兰海军炮火轰击后,整个船身似乎并无多大损伤,除非,炮弹直接射入甲板之上,才能造成齐国舰船的些许损失。

齐国的海军官兵虽然未经历过太多大规模的海上实战,但他们在数十年前,便不断派遣海军官兵进入荷兰、法国和奥斯曼海军当中,亲身参与和观摩他们所正在进行的海上战争。两次英荷战争、法荷战争、威尼斯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四国同盟战争,都能看到齐国海军官兵的身影。

怀着不解和疑惑,驻守于普拉亚港的英格兰皇家海军舰队十二艘舰船在清晨九时二十分,排出一列长队,徐徐开出普拉亚港湾,朝不远处蓄势以待的齐国远征舰队勇敢的杀了过去。

据悉,观摩的齐国海军军官在战后都会将详细的战斗过程记录下来,并带回齐国进行反复棋盘推演,甚至还会进行实地模拟演练。

战斗持续了两个小时,便先后有四艘英格兰战舰沉没,六艘英格兰战舰受创严重,其中三艘被完全损坏了风帆,基本失去了动力,无助地漂浮在海面上。英格兰人眼见无任何胜机,遂竭力摆脱齐国舰船纠缠,鼓足风帆,朝东北方逃去。

综上种种,英格兰皇家海军在即将与强大的齐国海军交战之际,若说他们不慎重以待(紧张),那绝对是谎言。

二十分钟后,双方舰队各自以线列纵队狠狠地撞在一起。

进入近战后,双方的舰队也随各自的旗舰投入战斗。一名英格皇家海军的船长事后承认,“由于相距太远,不知道战斗究竟是怎么开始的,但见到将军在作战,也就按命令开炮作战了。”

当然,给船身加装铁甲,势必会增加整个船身的重量,影响船只的灵活性。可能,这也是齐国舰船上安放的火炮比较少的原因之一。

不过,齐国人为战舰配置了蒸汽机,很好的避免了船只载荷过重而速度缓慢的弊端,并且还加大了船只的机动性,使其根本不需要依赖风向便能快速调整航向。

齐国远征舰队在俘获了三艘受伤的英格兰战舰,并救助了所有落水的船员后,气势汹汹地杀入普拉亚港,准备夺占这座葡萄牙人领地。

至于双方谁先开出第一炮,当时并没有人过多关注。但是两艘巨舰--拥有六十六门火炮的“圣劳伦斯”号和有五十二门火炮的“瞿父”号(取自山海经)互相接近后,立即以舷炮相向。

如今,齐国的远征舰队终于来了,而且数量规模与他们预估的大致不差。不过,唯一让英格兰人稍微有些意外的是,齐国的诸多战舰中有多达十余艘排水量在一千二百吨以上舰船,其配置的火炮数量明显没有皇家海军一级战舰(1677年,时任英国皇家海军部部长的塞缪尔·佩皮斯对作战舰艇分类,以装备的火炮数量划分等级)上所拥有的火炮多。

虽然,在这场战斗中,英格兰人竭力集中火力射击对方的船身,以期对齐国战舰形成有效杀伤。但英格兰人射出的炮弹几乎都是那种结实而不爆炸的实心弹,除非击中船上的火药库,一般情况下,很难击沉对方船只。更何况,齐国人将所有船只的外壳覆盖了一层铁甲,更是加大了船身的保护。

船上的情景更是不堪入目,硝烟滚滚、炮火闪光、尸体和残肢从炮窗和甲板上抛出,伤员被背下舱室,鲜血在两舷淌来淌去。当舰只在舰炮后坐力影响下后坐时,鲜血漫过甲板,年轻的水手们蹚着血水奔忙,扛着火药送往炮位。船只水线以下的下层后舱中的情景更使人怵目惊心,舱中只点着蜡烛,在昏暗中,临时征集而来的医生们把忍着剧痛的伤员的血肉模糊的肢体,乱砍乱锯。

财大气粗的齐国海军还是这个世界上开展实战演习最多的海军,他们每年投入训练和演习的经费,对英格兰皇家海军而言足以武装一支规模中等的舰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