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门阀世家(2 / 4)

加入书签

齐国建国已愈九十多年,随着帝国政治生态的发展和演变,陆续形成了若干政治和军事门阀世家。他们依靠血缘、联姻、门生等诸多关系逐步开始把持政府、军队以及地方权力,排除异己,政治倾轧,为家族和自身谋取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作为外戚,要懂得分寸,更要知道尺度。需知己身不正,焉能正人?陛下以弱冠之龄御极天下,乃帝国数十年来未有之事,不知道为多少持重之人所轻慢。世家门阀渐生滋长,彼此勾连,侵蚀皇权,以图垄断权力。此番情势下,陛下又该如何行事?”

因为人总是缺少安全感,不管是赚钱,还是攥权,总是不会满足的,官员不会自满于现在的地位,商人不会止步于目前的财富。

这种循环在中国历史上反复出现过,只要社会财富不增长,普通人能收获的经济利益越少,世家门阀和宗族势力就会成为不满民众所泄愤的对象,引发新一轮的社会革命。

将军的儿子未来很大概率会成为将军,阁部尚书的儿子,也有可能会在某个时间爬到尚书的位置。甚至,在齐国的一些乡镇村屯,连村长和乡长也能世代沿袭,垄断基层组织和政权。

如果在地方上权力级别越高,家族里的经济实力越深厚,就逐渐形成本地的宗族--类似于大陆秦国那种根深蒂固的大宗族雏形。

“自太宗皇帝以来,但凡君位巩固,皆有世家大族为不法之事遭到司法清算。”皇后毕氏定定的看着自己的姑姑,“三姑,你想一想,帝国历数十年,国内可还有清白世家存在?”

世家,勋贵,宗族,哪个身上不背点事,哪个手里没有把柄?

其实吧,不论是政治门阀也好,地方的新生宗族势力也罢,他们自己也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会有什么影响,但政治发展和经济规律是不受个人所控制的,只能沿着家族大势而行。

“所以,陛下想要拿我们毕家开刀,以此契机准备对国内世家勋贵下手了?”毕文蓉脸色惨白,难以置信地看着皇后平静的面庞。

“姑父之事,已无可挽回。你若真为侄女所虑,那就无需再做任何抗争之事,任由律法所裁。”

于是,毕文蓉便设法寻到太初宫,想通过自己的侄女皇后身份对皇帝施加影响力,同时带个话给监察院和大理寺,勿要穷追猛打,让丈夫遭到深入调查,从而得以脱身避罪。

但大半月时间,皇后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婉言以拒,并且还劝说她,让自己的丈夫如实交代各种问题,积极退回贪渎的钱款,从而获得大理寺的轻判。

倘若,任由这种情况发展和蔓延下去,世家门阀逐步壮大,地方宗族也日益坐大,那对国家和社会而言,不啻为一场灾难,会成尾大不掉之势。

在建国初期,几乎所有的内阁僚臣、各部尚书,以及军队将领,皆为平民子弟出身,或者靠自己的军功打出来的。

“那陛下的意思是……”

试问,这样的家族,这样的世阀门第,这样的背景,怎么能被判有罪呢?

可以想象一下,到时候财富不再流动,社会阶层开始固化,富人的孩子就一代代是富人,官员的孩子一代代是官员,而穷人的孩子就一代代是穷人,而且会将权力和财富永远地集中于社会中的一小撮人,这对整个社会、整个国家而言,将是一个可怕的后果。

更为糟糕的是,一旦世家门阀和宗族势力形成规模,再加以处理和控制将十分棘手了,说不定就会引火烧身,触及帝国统治根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