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水红颜(1 / 2)

加入书签

寂源悲催的发现,自己是接也要接,不接也要接。他本身倒是没有歧视青楼女子的意思,可他并不愿深陷一个复杂的事情中,卷入了安王府的事情,纯是因为剪瞳的身世,如今跟问情斋还有了瓜葛,梅因背后的人也不会简单,只怕事情会往更加复杂的地方发展。无论是朝代或者政权的变更,跟他们这些修佛修道的人有什么关系?都不过是浮云罢了。

“施主委实过于谦逊,出家人不打诳语,施主的字当真是与寻常人迥然不同,可惜与贫僧并非一路。施主身上虽有珠光宝气,却并非全然是女性之柔美,戾气稍重,然生活并非战场,化戾气为祥和,才是正道。”

“大师可曾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人,都是要先要生存,之后才配谈生活的。大师的气节与修养自然是寺庙中养出来的,可我也似是听人提起过,大师也着实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日子,总不见得一直这般沉静温和。世上大多数的平和都是从岁月而来,从洗涤冲刷沉淀到祭奠,每个人都有太多的故事要写。梅因既然选择享受着天下第一的美誉,便决定要承担同样的担当。”

白素先前问暗卫的话,寂源也有所听闻,梅因这种惊世骇俗的论断一旦抛出来,便似是石破天惊,连寂源都轻叹了好几回。梅因身上分明不见自甘堕落的消沉,反而斗志昂扬,其中到底是何原因?“妲己祸国,褒姒媚主,妹喜亡朝,施主为何用她们自比呢?”

“西施如何?夫差不也是为了西施亡了吴国吗?怎不见谁去非议西施?妲己祸国,而后才有周武王的深谋远虑步步为营,褒姒媚主,始建东周,妹喜亡朝,复有商汤,众人明知妹喜是与伊尹同心,助商汤伟业,却无人为妹喜伸冤,不过道听途说,引以为红颜祸水。大师见多识广,涉猎广博,却不知道是如何看这些事的?”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这话出自《老子》第四十九章,说的是圣人的德行,白素与寂源对视一眼,敛去了眼中的忧思,此女子号称出身风尘,可无论是眼界或是视角都与众不同,这四个字像是一座无形的大山,光是看上一眼,怕是就压得喘不过气来,更不要说挂在客房之上。

“圣人无心,老夫当真是当不起这四个字。”遒劲的书法力透纸背,架构大气磅礴,流畅俊逸,铁画银钩间,入木三分,笔走龙蛇处,初写黄庭,虽不曾历经战场的磨砺,却有踏破贺兰山缺的霸气,光是看这幅字,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个女子之手。

“先生客气,先生有意试梅因的高低,可在梅因心中,先生只有高,没有低。梅因虽跟先生没有深交,单看先生的气质,仙风道骨,自是脱凡不俗,就算用圣人来比喻,也在情理之中,退一步说,即便不能与圣人相比,可依照《老子》的说法,以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也是极好的。”

白素的眼睛睁大了些,大有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挫败感,这顶高帽子压下来,他只怕会透不过气,日后做了什么离经叛道的事情,还要想着自己顶了一个什么样的虚名。“君子慎独,拿了这幅字,日后老夫的言行,怕是再也不能这般快意驰骋了。”

寂源静默不语,身为男子,平日他从未思考过女子的处境,对于古人,更是不愿妄加非议,是非论断,总以为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已然有了定局,不成想今日遇见梅因,不过寥寥数语,已然颠覆他从前的认知。

“大师,梅因不过一介女流,却从不相信真的明主会因为一个女子就亡国,史书大多由男子书写,为了那可笑的尊严,才会有红颜祸水之说。人生在世,谁不想求一个知己,相守白头?可若是能真的未曾遇到明主,负此终身,倾人国毁人城,而后静待周武王商汤,梅因又何乐而不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史书褒贬又与我何关?人们常说,人总是为自己活着的,可世上的人何其多,大师见到谁是真正为自己活着的?”

寂源忍不住避开梅因灼热的视线,他需要兀自冷静一下,在这种急促气氛中回应的话语,往往并不客观,会牵涉太多的不该有情绪。可他的身份逼迫他,在说出每一句话前该是深思熟虑的,方外之人,心中有的不该是无关痛痒的个人小事,而是依托博爱的胸怀,操心天下福祉。

剪瞳跟了白素这些年,即使不曾在他脸上看出一点变化,也知道他心中的起伏跌宕,白了自家师父一眼,叫你打肿脸充胖子,没事儿去招惹人家,如今扣了帽子,你又接不起,这是何必呢?剪瞳本打算隔岸观火,由着师父在水深火热中煎熬,可一瞄到旁边淡定坐着寂源就改了主意。

“既然如此,这幅字不如给寂源大师吧?先修道再修佛,在其他的方面的造诣也不浅,圣人两个字,师父当不起,大师一定可以咯。何况大师声名远播,名扬四海,放眼全国,谁不知道京城的伏龙寺中有您这样一位大师呢?”

寂源万万想不到自己躺着也中枪,不由得崩塌了自己镇定的面色,无论腹诽多少次,他心中都不愿相信刁难自己的女孩儿是他师父的孙女,刚想着谦虚一下顺道辩驳几句,剪瞳又说道:“何况大师的名字这么有内涵有深度,跟梅因姑娘也有不解之缘,依我看来,送给大师最是合适。难道在梅因姑娘心中,寂源大师就不是圣人了吗?”

“恩?”怎么又有自己的事儿?好好的写的一幅字,一转眼就换了一个人送,听王妃的意思,自己非但不能帮大师说话,还要火上浇油才行,也不知道苦笑在胸腔内回荡了多少次,梅因终于摆出一副受伤的表情,那样子恨不得下一秒钟就泪如雨下,委屈的说道:“梅因出身不好,字迹又很是粗鄙拙劣,恰似春蚓秋蛇,大师看不上也在情理之中。想大师是何等人物?见得都是达官贵人,论禅的都是王孙子弟,交游的都是官宦世家,梅因一个小小的青楼女子,怎么敢高攀呢?”

真狠啊,先自嘲,然后转身就黑别人,讽刺寂源只跟权贵交往,顶着佛的名义,做着扒高踩低避凉附炎的勾当,硬生生的把今日收不收下这幅字跟是否把芸芸众生也划分等级,泾渭分明挂上了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