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双重使命(2 / 3)

加入书签

这个位置,其实是不好坐的。不出事还好,出了事就要直接面对鲍氏。

不得不说,这是荆涛玩的1个招术。

1方面,公开且大胆地让戴亮负责,并明确其地位,另1方面,工程方和质监方从来都是相生相克的关系,让熟知鲍氏运作内幕的戴亮去面对,妙不可言,既是对戴亮的考验,也是加大工程监管力度的1种手段。

这看似是荆涛的高明之处,实则是荆涛的身份给了他这样做的底气。

试想,假如1个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下到基层去兼职1个县级市委书记,这样1个身份都玩不转、搞不好,那么东立的问题就真成了大问题,1旦盖子掀开,其波及的范围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如此,但在东立范围内,鲍氏影响还是依然存在的,毕竟他们在这个地方已经深耕了几十年,并且在各个层级都培养了代言人。

难怪孔继生这34年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他不是不想干事,而是干不了事,如果不遵从某个利益团伙的利益,加之孔继生不太讲究方式方法,他想铺开1项工作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但孔继生也有应对策略,那就是消极抵抗。

你不是让我干不成事,我就不干,不干的话,有些人就得不到利益,代价就是东立发展速度停滞不前,但也拖慢了某些人获取利益的速度。

这是孔继生总结前几任市委书记工作经验后得出的策略。

所以,荆涛有着不为人知的双重使命。

他不但少干事甚至不干事,还阻滞别人干事,万水河项目就是最典型的1个例子。

在重启万水河项目过程中,荆涛逐渐理解了孔继生的用心良苦。

万水河项目无论往大了说还是往小了说,都是1个利国利民利当地的好项目,资金方面有直属上级大力扶持,东立是不需要太大资金投入的,可对于这样的1个项目,孔继生却表现得不冷不热,甚至抵触,按戴亮的话说“处处掣肘”。

现在想来,孔继生押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也不愿为他认为的“某些人”谋取利益。

荆涛的优势,孔继生是不具备的,所以,荆涛在重启万水河项目之前,由于做足了功课,重新审核工程方的资质,成立质量监管小组,组长由戴亮亲自挂帅,这样就将戴亮放在1个显眼且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