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五路进兵策略(1 / 2)

加入书签

“第四路:您敦促苍梧(郡治广信,约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太守士燮,让他带人去抢夺汉国的零陵(治今湖南永州)地界。——哼,现在的零陵太守是刘璋,这哥们当年因为刘备抢了他的地盘,心里一直憋气,您要是趁机派人拉拢忽悠一把,他肯定愿意投降倒戈。等我们把零陵搞到手,便可以顺流东下,直取长沙!到时候他巴丘、江夏搞不好都要地震一回。”

出乎意料的事,这件事竟然出奇的容易。或许是因为曹*及时承认他吴国的作风让他很爽,也或者早前对刘备的背盟毁约让孙权无路可退,更或者是所谓唇亡齿寒的大义关系,反正最后造成的结果是,陈群这才刚一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位吴国大皇帝立马表态:“贵使放心!朕被赵云那厮抢了我们江夏、夏口两处重镇,还三次大败我吴国军队,这简直是切齿仇恨,我怎么能不想着报复呢!实不相瞒,朕早已派吕蒙、徐盛等人昼夜训练士兵,为的就是报仇而已!”

“有劳大夫回去转告你家陛下,就说朕这边已经派了陆军往夏口方向前进了,请你家陛下派人从北线进行夹击——则大事可成!等我拿下夏口,就一定派兵帮助你们袭扰襄阳!”

见事情如此顺利,陈群高兴得简直不知道怎么好了。他赶紧恭敬受命。孙权也很开心,一面命人设国宴款待陈群,又仔细询问了一番河洛地带的战争情势。陈群当然和盘托出,甚至将曹*预备反攻的各项计划都交代了出来。孙权不禁感叹不已:“你家陛下果真是善将将,又善将兵啊!朕躬惭愧!”

商量妥当,陈群的任务也都顺利完成了,他这才辞别孙权,意气洋洋地返回许都,向他那位大魏皇帝缴旨。曹*得到孙权的保证,心中久悬的石头自然落地,一面下诏敕谕由阎温、杜则两位带骑兵两万人负责会合吴兵进攻夏口,一面派人知会孙权,商定两国军队会师的日期。

这样,魏、吴两邦关于联合起来向刘备治下的大汉朝进行再度发难的计划也初告形成。

孙权称帝了,江东建政了。这一重磅消息立马在当时的国际政坛上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如何对待孙权和他的吴国新政权也便成了摆在曹*和刘备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刘备治下的大汉朝而言,这几乎没什么好考虑的:逆臣孙权,背盟毁约在先,此次又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擅自僭越称帝,挑战汉家权威,实属大逆不道之举。他已经用行动彻底将自己摆在了继曹魏之后又一个汉贼的位置之上了,他的吴国政权自然便是另一个“匪伪叛乱集团”。对他和他的伪政权,唯一的态度便是拒不承认,等将来一道发兵讨逆,乃至彻底清算!

而对于曹*和他的大魏国而言,这就着实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了。本来嘛,孙权在自己当初建国的时候,分明还是附属于自己的吴王、大司马,是名义上的大魏国臣属,但此刻他却悍然称帝,举国独立,这不是挑战自己的权威吗?曹*思来想去,如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但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当今的天下格局中,曹魏和孙吴两方早已成了一条船上的蚂蚱,面对咄咄*人的刘汉政权,他们谁也没办法跳出圈子单干。何况自己刚刚还派出使臣打算忽悠人家出来夹击汉国,替自己的曹魏政权分担压力呢!曹魏根本离不开东吴,更别说翻脸了!

那怎么办呢,是承让还是不承认呢?

回说孙权这边。话说这位新登基的吴国皇帝自送走陈群以后,心潮澎湃,当即召集所有文武朝官举行朝会,一道商议关于如何响应曹魏的号召、发兵报仇夺回失地的事宜。会议一开始,老将徐盛便侃侃而谈:“陛下,您知道我们这几年跟汉国PK,一再失败的症结在哪里吗?——那都是因为我们太喜欢玩大冒险的缘故啊!以前我们总想着瞒天过海,搞什么轻兵袭险计划,可敌人总有防备,结果吃亏的反倒是我们。这样一来,我们派出去行动的先头部队遭遇挫败,后军的军心必然动摇。”

“不过这次不一样!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是,汉、魏双方在河洛一带已经耗了很久,两边都元气大伤;而这次魏兵打算三路反攻,汉军在河洛地界的战事必会十分吃紧;何况还有于禁这厮企图偷袭襄阳的大动作呢!到时候于禁的重兵一出动,搞不好整个荆襄都得为之动摇!这可是我们趁机出兵行动的大好机会呀!”

见宝座上的孙权微微颔首,徐盛不禁加快了语调,“因此,我建议,我们这次行动,应该兵发五路,齐头并举,从多个方面给予刘备集团以致命一击!具体分配方略是——”

“第一路、第二路:您明日不妨便巡行鄱阳,搞一个大阅兵的举动;对面赵云瞧见了,必然会心生忌惮,然后增添他们在江夏、夏口一带的防卫。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您正好可以趁机派大都督(吕蒙)带领水军进攻江夏,来迷惑住赵云;而私下里,我却悄悄带上我们在居巢的骑兵(当然步兵也是必须有的),会合魏兵直攻敌人的夏口位置!这一招出其不意,这是我们在江夏、夏口这边的动作。”

“第三路:您可以下诏敕谕我们的交州牧(北越省长)贺齐,让他用重金贿赂一下西南边陲紧靠汉国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孟获,让他带上他那伙蛮兵,进攻刘备治下的牂舸、永昌、越隽、犍为等郡。要知道,益州这块地方绝对是汉国的根本所在,到时候后方起火,看他们还怎么挽回!这是我们在益州方面的举动。”

事实证明,曹*终究是个明白人。在他反复权衡各方面的利弊之后,他终于作出了一个决定:不但要承认孙权的皇帝身份,还要隆而重之,派出使臣前往祝贺!

——没办法,跟身死国灭的危险比起来,降低姿态承认一个早已成为事实的现状,这点面子上的抹不开实在算不得什么!

好吧,曹*肯这么想,那这事情就简单好办多了。此刻,派出去忽悠孙权发兵的陈群一行本已走到快临近合淝的地界了,乍听到这个重磅消息,他们立马停止了继续往前,而是就地待命,向皇帝曹*上奏折请示新的情况下该怎么办。

很快,圣旨就下来了:所有人员继续往前,任务不变;另外,特加封陈群为“恭贺吴国独立建邦大使”,代表魏国向那位孙皇帝表以热烈的恭贺和诚挚的祝福!

陈群自然也明白其中的原委,接到诏书后不敢迟疑,一路风风火火跨过长江来到了建业,以国礼拜见孙权,向他转达魏国皇帝曹*的祝贺,当然更重要的是趁机提说共同出兵夹击汉国(实际上是忽悠孙权出兵)的意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