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迂回战术(2 / 6)

加入书签

而作为创作者,这个年纪就更年轻了,米兰达自己靠《身在高地》拿奖的时候是28岁——就这个年纪在,圈内都够得上“年少成名”。

陆景桓笑笑算是应下,“叫我NoMad就好。”

彼此吹几句彩虹屁,两人正式开始探讨起《汉密尔顿》在音乐剧方向的可能性。

“我的天,你应该不只是一名说唱歌手吧!?”

瘦兮兮的米兰达并不符合大众对音乐剧演员的刻板印象。

他不但长相普通,声音也并不多悦耳,连日常的说话都会时不时破音。

说到这句的时候,他就又破音了,加上表情和神态,活似个破锣。

“不光是线性叙事,而且是从第一首歌到最后一首!全部连成了有起承转合的剧情——完全就是一出在押韵的戏剧!

在几次线上商讨之后,他和陆景桓不约而同地认为,线性叙事的剧作方向,或许才是更适合《汉密尔顿》的出路。

一次灵光乍现,陆景桓有了一个想法:音乐剧。

《汉密尔顿》完全可以改编成音乐剧的形式,用这种更视听更丰富的艺术,来达成他想要的效果。

把这个想法告诉Snoop Dogg之后,狗爷也一拍即合,通过人脉联系到了最有可能的合作对象。

主要混迹在百老汇的米兰达,之前就有把说唱和音乐剧结合起来的想法。

陆景桓知道米兰达在音乐剧届有多大的能量,但他并没有丝毫的怯场,咧嘴笑道:“像小说一样的专辑,这本就是我最开始的创作动机。”

“毫无疑问,你做到了。”

作为演员,米兰达的眼睛很擅长表达情绪,投过来的眼神直白而有感染力,满是赞赏。

“NoMad先生……可真是年少有为。”

音乐剧是最需要熬资历等待机会的领域,23岁还是打磨自身的年纪,能在百老汇的固定剧目拿到一个配角就了不得了。

只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他的构思进度一直很缓慢,只能把工作重心暂时放在别的剧作上。

米兰达做梦也没想到,为自己的想法带来转机的,居然是一个初次踏足这块国土的亚洲人。

才见到陆景桓二人的时候,他只是带着有枣没枣打一杆的心态。

一直到狗爷呲着白花花的大牙给他戴上耳机后,这位全能艺术家的才发生180度的大转变。

那丝若有若无的懈怠,在听了不到三首歌后,变成了溢于言表的钦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