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坐而论道(1 / 4)

加入书签

可现而今毕竟是乱世,似这等强取豪夺的行径对诸国百姓而言早已是司空见惯了,甚至于大魏能愿意处心积虑地找个由头来攻伐蜀国,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已经可以算是相当“讲理”了。

第二件事则是近些日子朝中闹得沸沸扬扬的三皇子遇刺大案有了结果,据刑部对内发出的通牒所言,此案已经坐实乃梁国余孽所为,一干涉案乱党也已尽数斩首。

当然,这也是身处大魏朝局才能知晓的情况,对外朝廷并没有公布三皇子遇刺的消息,只说是某高官之子遇袭罢了。

这也不奇怪,皇子遇刺终究是太过惊世骇俗,如若大肆宣扬很容易激起舆情,造成百姓恐慌,从而动摇国本。

对我来说,相比起大魏伐蜀,我对这桩某逆大案显然还是要更上心一些。

舒坦惬意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

眨眼间距我正式入职国子监已然过了一月有余。

在这一个月里,大魏朝堂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大魏突然遣使访蜀,要求蜀国归还昔年夺取的陇右诸郡,并对大魏称臣纳贡。

对于这种近乎羞辱的要求蜀国自然是不肯答应,非但如此,蜀国皇帝一怒之下还把大魏的使节给拘禁了起来。得此消息后皇帝陛下顿时龙颜震怒,随即颁下旨意不日出兵伐蜀。

毕竟此事与我有莫大牵连,若不是无意间身处局中,想来我此刻还在青旗酒肆之内端茶递水呢。

这一月之间,对于此案的种种幕后秘辛朝堂之上一直众说纷纭,我也曾私下汇总过有关情报,但奈何各方消息驳杂无序,我始终还是无法进一步分析出个原由来。

此番刑部的通牒一出,总算是给了朝廷一个交代,也暂时堵上了悠悠众口。

不过对于这个结果,我还是心存疑虑的。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大魏自与齐国和谈后本就有意兴兵伐蜀,意图打破当今天下的现有格局。

此次打着所谓“收复失地”的名号出兵,无非也只是为了出师有名罢了。

这不,单说那魏使口中所提出的“归还”二字,用的就极为欠妥。

虽说昔年蜀国趁梁国局势动荡之际出其不意地夺了陇右诸郡。

但是从法理上来说,陇右诸郡原先本就属于梁国,与代梁自立的大魏又有什么干系呢?即便是要收复失地,怎么也轮不到“以下篡上”“得国不正”的大魏来提出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