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 心病(3 / 3)

加入书签

“妾明白了。”

潇虹在贵妃处,直待到贵妃难掩精神不济才走,险些忘了太子所托,临走前告诉了贵妃。

贵妃笑道:“我知道橚儿是个好孩子。太子有心了。你回去同太子说,橚儿我便托付他了。”

今日贵妃之语,句句是辞世之意,潇虹好不心酸,又劝了贵妃几句才告辞。

因太子见潇虹有仪华作陪,开朗不少,便去向皇后“借”徐氏,请她常来东宫坐坐。皇后哪有不放人之理,笑道:“她们妯娌和睦,再好不过了。”便放仪华每日下午都去东宫陪太子妃。

贵妃道:“我命薄,小时没了爹娘,长大又跟哥哥走散,义父收留我,却将我送人作妾。一辈子都想找个依傍,结果,想依傍夫君,夫君广有六宫;想依傍子嗣,却没个自己的儿子;想依傍宫纪,偏偏宫纪总被陛下亲手打破,不免心灰意冷……彷徨一世,迷茫混沌,才知道皇后娘娘当初让我执掌宫纪,是真心疼我。”

潇虹迷惑不解。

贵妃微笑道:“我也是病势一日重过一日,一辈子快要到头,才想明白。以前是自己没看透,被世人牵着鼻子走。我已经有橚儿,虽不是自己生的,但极孝顺,与亲生的又有什么差别。就算没有橚儿,还有镜静,这好女儿,也不比儿子差。退一万步说,哪怕我此生无出,这辈子协理六宫,帮陛下立下大明后宫千秋万代的规矩,开一朝之风气,建永世不灭之功业,后世史书中自有我的一笔,此生又有何憾。有些人再恨我,再用下作手段争夺陛下的宠爱,也不如我有才干,也挑不出我执法的偏颇疏漏。我自是我,又何必在意她们的风言风语。可惜我悔悟太迟,已经来不及了。”

听见那句“我自是我”,潇虹内心触动,掉下泪来。

贵妃抬手轻抚她后背,叹道:“那日赏梅,瞥见你掉泪,才知你也同我一样被困住了。怨我,一味为了执行自己的规矩,为了自己一片私心,却不顾你的感受,待你太过严苛。”

下午潇虹将贵妃送给孩子的东西拿给仪华瞧,仪华赏评一回,心下暗叹:恐怕贵妃是自知大限将至,才提前给这孩子备下了几年用的东西。听燕王说,吴王近来发奋苦读医书,一心要治好母亲的病,可惜这番孝心贵妃怕是等不到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潇虹忙道:“妾并不怨恨娘娘。”

“怨恨也无妨。”贵妃道:“只是后悔,若早日觉察你跟我怀着相似的心病,前头那两年多的日子,便能让你少受跟我一样的苦。”

潇虹道:“有娘娘今日的肺腑之言,先前的苦,都值得了。”

贵妃笑道:“今日同你说这些,也有我的私心。将来太子的后宫,归你掌管,我正做说客,说服你将来坚守我立好的规矩,别让我一辈子心血做的事,轻易折在你手里。”说得潇虹破涕为笑。

贵妃道:“你也好,王氏、谢氏、徐氏也好,都是聪明有才的女儿,进宫受束缚、受委屈。但这皇宫,既是牢笼,也是机会所在之地。宫中一举一动,都牵动天下,你们有机会,能做成民间女子想做却做不了的事。日子漫长,是坐牢还是做一番事业出来,要看你怎么选。我只有一句相劝,无论坐牢还是做事业,你要学皇后娘娘,心里立得住,自己做自己的依傍,不要学我。若一味投男人所好、看他脸色、听宫里人闲言碎语,凭你有天大的才干,恐怕一生都要为此所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