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 团圆(三)(3 / 3)

加入书签

哪怕还有一线希望,她都绝不想死在沉船上。

燕王府里,朱棣悄悄翻墙进月子房和仪华说了宴席间的事。仪华听完,则和朱棣一样安了心。

令他们二人安心的,不是皇帝明晃晃赏给魏国公府的鹅肉,而恰恰是用来试探镜静和李祺的鱼头。

这份试探,更加证实了他们之前的推测:皇帝是对胡惟庸动了杀机,而不是徐家。

至于其他,小夫妻已然习惯,视之泰然。

若驸马不与她齐心,她将真话说出来,自身的处境便将极为危险。

就算驸马与她齐心,若公爹确有不安分的想法,驸马将事情告诉公爹后,公爹不但不与胡惟庸撇清干系,反倒向胡惟庸通风报信,与他联手起事,便更是坏了父皇的大局。

话在镜静嘴边,组织不成句,几次三番欲开口,都因不安而退了回去。

而李祺则是根本不想听。

他有些书生气,贵公子哥儿作派,自尊心又极强。对皇帝,不如镜静那样了解;对朝局,又受父亲影响,有些飘飘然,对于危险缺乏警惕。

“只是看母后那失落的样子,实在是心疼。”朱棣慨叹道:“她只是想大伙儿聚聚,让‘家’有个家的样子。”说罢,又笑叹道:“罢了。都是痴心奢求。好在咱们有了自己的家。仪华,将来我一定不疑心咱们的孩儿们,我要好好疼他们,让他们打心眼儿里亲近咱俩。”

仪华轻轻抚着自己高高隆起的腹部,感受着腹中孩儿细微的动作,忽然觉得,朱棣不是太子,虽然遗憾,但也有另一种幸运。不是太子,将来就不会做皇帝。藩王之家,总比天子之家更容易父慈子孝罢?

她和皇后一样,也想给丈夫和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呐。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在他心里,今日午宴的鱼头,只关乎孝道而已。要尽孝,总有办法,公主何必非要挑一种大庭广众之下令他在众人面前没面子的方式。

幼稚。

镜静看着他坐在书案前跟她置气,不知为何,她脑海有一念,闪过从前那位晋王妃的影子。想起谢氏有次提起朱棡时那不吐不快却又欲说还休的神情。

但她并没有放任自己顺着那个思路想下去。眼下,她已经被父皇的一纸婚约,绑在了李家这条船上。就算不为了驸马、不为了李家,她为了保住她自己,也非要想个办法,说服驸马才行。

先将驸马收服,再想办法,在父皇动手前,劝动公爹和叔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