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2 / 3)

加入书签

虽然钟微拿得起放得下,她还是觉得钟微委屈得很,忍不住替她不平。

十一月中,空气清澈,树叶已经掉得半光,稀稀疏疏地,衬着碧蓝的天,发散出秋末的甜香。

 小径上明显扫过,可北风轻轻地吹,不断有黄的红的绿的叶子徐徐散落,好像一幅没画完的画,想想添上一笔,随意而又惬意。

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王青云走在前头评点,锦鱼比她落后数步,王青山却没紧跟着王青云,反也落后了几步,跟在锦鱼身边。

锦鱼见王青云离得略远,转眼看了看左右,见除了豆绿紧跟着,别人都离得甚远,应该听不到她说话。

她便低声问王青山道:“你怎么会想到托我来做这个媒?”

说到该邀请些什么人,她想到那日问过钟微,想找个什么样的。

钟微倒也直白,道:长得好看的才子。

她便装作随意地提到:“这主意虽是傅学士提的,可我这国色天香园实在简素得很,配不上他那样的鸿学大儒,不如多邀些太学的学生来参加,酒食全免,也让他们闲散一日。”

本朝太学的学生皆由各地县学州学中最优秀者选拔而出,可谓集齐天下英才,历年中进士者太半出于此。

王青山眼中有丝奇特的闪光,看了她一眼。

王青山似乎有些吃惊,也看看左右,低声道:“我听说你们夫妻与钟哲走得极近……”

锦鱼秀眉轻扬,盯了他一眼。

这话骗谁呢?若是想跟钟哲说,为什么不托江凌,反而绕着弯儿来找她。

他明显知道自己跟钟微是最要好的。

她想了想,鼓了鼓腮,意有不愤地睨视着王青山。

她不由心中暗暗一惊。她的打算不会被王青山一眼识破了吧?这些人一个个能不能别这么厉害呀。

好在王青山并没追问,王青云也赞同,说请太学的学生比请国子监那帮子贵胄衙内好。

大家慢慢喝了茶,王青云便提出:“那日题跋该从到底从哪里开始,又从哪里结束,是一处一比,还是最后全到繁花堂去比试,这些个章程,不如咱们边走边议?”

锦鱼也觉得这样甚好。

三人便出了小庐,沿着甬路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