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7(2 / 3)

加入书签

钟哲微微一笑,并没坚持。

锦鱼便立刻叫豆绿去取一千两银票来。

众人又商议了一阵绿柳庄的事,诸事皆妥,江凌这才提及这回赈灾的难处来。

“因边境常年有北狄扰边,两税入库之粮本就难以满足兵食所需。如今秋籴新入,粮仓尚满,可受灾之广,时日之久,百年难遇。军粮也不能动,要备足,以防北狄趁我受灾,发兵抢扰。常平仓所备之粮,最多再维持半月。只怕接下来又是青黄不接之时,只怕青苗未绿,便有□□。”

锦鱼听了,心中触动。

这回连江凌也笑得止不住,一边笑,一边伸手拍着锦鱼的背,怕她呛着。

钟微也笑道:“你们听听,我这哥哥,难怪人家都叫他作金算盘。”

众人笑了一回,锦鱼才提及绿柳庄的救灾计划。

钟微拍手称赞。

锦鱼笑道:“别的倒还好,就是这块地石头极多,便是建茅屋也很麻烦,太矮了,还怕被雪埋了。还有,灾民里也未必正好就有懂建房舍的人,昨日我与我家三郎商议,他说我们最好还是找一个熟手,跑一趟绿柳庄,先画出图纸来,省得乱七八糟的建成了,以后还得费劲拆除。”

江凌若能把这场雪灾应付过去,已经是大功一件。没想到,他想得这般长远。只是这事,她一点不懂,便只乖乖听着。

“只能和籴。需要筹钱。”钟哲说得直接。

锦鱼不懂和籴是什么意思,便小声问钟微,钟微便道:“就是官府拿钱,从市场上购买粮食。”

江凌却摇头:“这时若是户部大举购粮,岂不是雪上加霜?灾前米价不过每斗七十,可如今粮价已经涨到近百文。”

钟哲坐在炭盆边上,笑而不语。

钟哲却偏着头想了想,道:“我倒有个主意。我以前经商到过西南一带,见过一种吊脚楼。这种楼架设简易,造价低廉,也极易因应地势。”

他话刚说完,江凌已经击掌叫好,道:“我在书上也曾见过,‘编竹苫茅为两重,上以自处,下居鸡豚,谓之麻栏’。如此一旦建成,将来也不必拆除了。”

锦鱼眼前一亮:“那岂不也不怕积雪太深,雪水进屋!”

钟哲便道:“这件事,你们若是信得过我,我便替你们一力办了。”

锦鱼自然是求之不得,不过因这屋子以后都是她的私产,却不好叫钟哲倒贴钱,便坚持银子都从她这里支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