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8(2 / 3)

加入书签

捉襟见肘之间,唐太宗和房玄龄等人冥思苦想,最终选择了卢祖尚。

就是在卢祖尚被杀的贞观二年,唐太宗留下了在屏风上写下各地都督刺史简介,评价“(都督刺史等地方官)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的典故。

卢祖尚将要赴任的交州,乃是岭南军事重镇。

当年孙吴为了坐稳南方霸主的位置,就在蚕食交州上花了大力气,所以现在交州是岭南难得的受中央直管,而不是羁縻统治的州。

贞观元年,岭南局势恶化。

冯盎与谈殿等俚僚人酋帅相斗,叛乱几乎波及整个岭南道。

所以武德年间朝内奢靡成风,官吏多贪污受贿,尸位素餐的冗官无数。

更别提李渊封王是从祖父的堂兄弟开始封,祖父、父亲、自己的堂兄弟即后代,无论是垂垂老矣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全部封郡王。

大唐沉重的财政负担,层层摊派在百姓身上。大唐就不像个统一王朝开国的模样。

虽然李渊也做了许多实事,但与他荒诞抽象的地方相比,实在不值一提。

满朝文武今朝有酒今朝醉,仿佛回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代,抢个皇帝当就是为了享受享受,根本不在乎王朝的持续,默认自己待着的是个短命王朝。

直到贞观元年十月,归顺大唐的冯盎才占据上风。唐太宗派人招抚,叛乱的酋帅才投降。

岭南叛乱刚平息,交州都督、宗室李世寿就因为贪污搜刮太过,当地百姓和豪强皆怨声载道。

唐太宗赶紧让李世寿滚回来,急需派一个清廉正直的贤能之人去救急。

前面已经介绍了武德朝的情况——官多如牛毛,能用者寥寥无几。

唐太宗才刚登基,还来不及甄选人才。就算甄选了人才,也要先磨砺几年,看看成色才能用。

外患上,突厥打得李渊和李建成父子抱头喊迁都,要把长安留给突厥人牧马。唐太宗刚继位,突厥人都快打到长安了;

云南的六诏还在观望,与唐军摩擦不断;

岭南冯盎虽然归顺,但岭南还有其他实力强大的酋长,一直在与冯盎争斗。

贞观元年,唐太宗刚改元,就着手吏治改革,加强边疆防备。

特别是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唐太宗尤为重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