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6(2 / 3)

加入书签

年轻的皇帝轻声道。

“去吧,用你们的双眼?和双脚去丈量边疆与长安的距离,摸索大唐成为?大汉之后第二个?大一统王朝的办法。”

为?了安抚勋贵们的不安,李世民没有?出?面?。

但?李玄霸为?进?士们践行,就是李世民出?面?了。

他们都没提什么短暂的晋朝,只看着前面?的大汉。

汉唐汉唐,在后世也是连在一起读的词汇。

现?在的贞观朝,也有?勋贵子弟拿着荫官的名额等待职官。

虽然?荫官就有?俸禄,但?只要有?点本事的人都想要做点实事证明自己的本事,他们的家族也需要职官的“实权”。

原本这群荫官子弟瞧不起去边疆吃苦,但?开拓边疆出?现?的职官名额居然?优先进?士,他们还是心里很不舒服。

不是傻子都能看出?来李世民现?在不仅是个?明君,还是个?能君。

年轻的皇帝很重视官员真正的本事,又并非健忘的人。

持节远去的汉使与唐使,所向披靡的汉将?与唐将?,满怀希望去开拓教化边疆的汉儒和唐儒,都是连在一起的词汇。

李玄霸向进?士们赠送了柳枝,几乎薅秃了二哥宫中不大的后花园的柳树。

李世民背着双手站在嫩枝遭殃的柳树下?,神色罩在树荫中,神色莫测。

“急了?”

“急了才好。”

 据说大唐皇帝将?各地首长的名字都记在屏风上,日日观看,月月询问。边疆虽苦,但?也最容易出?成绩。这群进?士在边疆做出?了成绩,皇帝不可能不召他们入京重用。

进?士们虽被李玄霸吹成“清贵”,但?在魏晋遗风下?,会主动求官,与其他读书?人厮杀者才叫“庸俗浮躁”。他们也确实是最急于求名利的人。

李世民让他们去边疆,他们不仅没有?想办法推辞,还个?个?慷慨激昂上书?,就差下?军令状,一副要扎根边疆,干不好就永远不回来的气势。

没有?吃到门荫福利的人想要抹平别人长辈拼命打出?的差距,可不就只能拼命了?

陛下?给了他们拼命的机会,真是明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