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芦苇丛的战斗(1 / 3)

加入书签

尖兵已经进入了伏击圈,游击队员们放低了呼吸声,全身绑满了芦苇的游击队尖兵在两战士扶着立起的竹杆上忽上忽下报告着鬼子的位置,明亮的月光下看的分明,李远选择的位置非常好,并对鬼子伪军行行进路线判断十分准确。

一个成川字形的兵力布局,鬼子伪军在中间向南,两边是游击队员,中间鬼子伪军有二百人多人,这也是游击队情报从最开始判断这次南下有近千人而后来变得只有六七百人原因。

鬼子伪军尖兵已经走出了包围圈,快要斜着穿到李远一行人过来时砍掉了芦苇的小路上,李远没有下达开火的命令,鬼子大部分人还没有过来,已经是农历二月十五。

明亮的月光默默的照射在这片土地上,抛洒在芦苇丛里就像一把把的利剑。

芦苇非常的密集,能听到踩在枯叶上脚步声,双方谁都看不到谁。

三八年3月16日,农历二月十五。

李远一行人就藏在芦苇丛中,现在唯一优势就是鬼子伪军并不知道游击队已经布置好了埋伏。

鬼子不过来,说什么也是白搭。

凌晨两点半左右,后面传来了消息,国军增援部队已经在一个小时前通过了游击队防区向北去了,从这边过来有一个营,西面是否还有部队增援,消息还没有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西面突然响起了枪声,夜晚里夹在寒风中传来,很快响成了一片,在北面鬼子伪军也听到了枪声,很快开始集结,向南移动。

游击队尖兵己经报告鬼子尖兵砍芦苇前进晃动的位置,突破了芦苇丛穿过了游击队过来的路线,已经发现了什么,估计正在向后返回报告消息。

李远拉动了枪机,猛然扣下扳机,哒哒哒哒,四连射,机枪脚架不稳,枪口没有上跳,竟然下沉。

间隔几分钟爬到竹杆上的战士很快发现了情况,李远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强调了枪口指向,避免误伤。

鬼子在芦苇丛里慢悠悠的前进,待鬼子大队人马到达河边,将船放入河中,鬼子挺厉害,并不是用船渡人,而是坐船先过去两人,将船用绳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座浮桥,并拉起一条绳子,防止有人脚下不稳落水。

先行上岸的鬼子尖兵已经向南砍着芦苇丛前进,速度很慢,但就这速度,三四个小时后天亮时分就可以穿过李远现在这片芦苇丛到达南面村庄,抄国军后路。

其实李远有点奇怪,鬼子为什么不通过水上快艇运兵。

答案其实已经有了,只是李远现在并不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