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拾遗兼补漏(1 / 7)

加入书签

王中义听了王顺的话,觉得有道理,争住上房的事更加坚定下来。�

范晔道:“不用急,一个一个说。”�

王中义道:“我先说!”�

王中仁道:“我先说!”�

范晔道:“有大不显小,老大王中义先说。”�

“谢大人。”王中义便详细地述说了兄弟俩争住上房的情况。�

昨天夜里,范晔整理了一夜书稿,这是他近两年来修编《后汉书》的心血和成果,他将满案的书稿分类整理,按照先前准备的编写大纲,从世祖光武帝刘秀到汉献帝刘协共九卷,光武帝皇后光烈yin皇后、明德马皇后、贾贵人、章德窦皇后、和帝yin皇后、和熹邓皇后为一卷,已经修编出十卷,作为第一部《本纪》,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橱里,这才伸伸腰,甩甩臂,打了几个哈欠,在书房里打起盹来。�

范晔刚闭上眼睛,师爷急匆匆地走来道:“大人,不好了!郡衙门外有两人打了起来!”�

范晔迷糊着眼问道:“是何人在郡衙门前打架?”�

师爷道:“一个是学堂先生王中义,一个是郡衙主簿王中仁。”�

“王中义和王中仁不是亲兄弟吗?他们兄弟俩为何大动干戈呢?”�

原来是他母亲去世后,父亲也得了重病,临死的时候,把小儿子王中仁叫到床前道:“我的病怕是好不了啦,我死后,如果你们哥俩分家,咱这上房归你住,现在你去把你哥喊来,当着你们的面,我要把话说清楚。”�

王中义来到病床前,老掌柜却说不出话了,头一歪便断了气。�

老掌柜为啥要叫老二住上房,不叫老大住上房呢?原来是他听yin阳先生说过,他家上房占了风水,以后代代可以出官。老二不但在郡府做上了主簿,又生有两男一女,老大是一个穷教书匠,且只生有两个女儿,所以他要把上房给老二住。�

老掌柜死后不久,他们哥俩便闹着分家,别的都好说,就是上房归谁住难着了。按常理,父母下世,兄弟分家,上房该由长子居住。但这家老掌柜临终有嘱托,上房偏要给老二住,究竟上房归谁,一时争执不下。�

王家近邻有个王顺,是个刁赖之人,常常恨人富嫌人穷,当他听说王中义和王中仁为上房归谁争执不下时,心中暗自高兴,便从中挑拨,使他们兄弟俩两败俱伤,趁机渔翁得利。于是他找到王中义道:“义哥呀,父母下世,长子如父,上房应该归你。听说你们兄弟分家,老二想住上房,这岂不是乱了礼仪,让人耻笑吗?”�

“听他们说,是为争住祖上留下的上房之事。”�

“你怎么不劝说劝说?”�

“我说了,他们不听。”师爷为难地道,“这兄弟俩非闹着要大人给评评理不可!”�

范晔坐起身,穿上鞋,来到郡衙门口一看,这兄弟俩已经打得鼻青脸肿,便上前拽着两人喝道:“住手!大清早在郡衙门口大打出手,成何体统?”�

王中义和王中仁听到范晔的喝声,慌忙停下厮打,同时跪在地上道:“大人,你给我评评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