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一种情况多种心态(3 / 4)

加入书签

果然啊,听闻汉唐海盗集团闹腾了一阵子后,又安生了。

他现倒是砺兵秣马,等着与吴三桂配合,好安定了四川,他心里还有一种隐隐地期盼呢,待安定了四川之时,若是汉唐海盗集团真敢大胆地孤军深入,当他们远离了大海之后,我等来个瓮中捉鳖,岂不美哉?

这是为主子立下了不世之功啊,还就怕到时吴三桂会抢功呢。

他们说自己那个岛上有一百多万人,天神,一百多万匹马??

但凡来他汉中经商人,他绝不允许有人伤害他们,反而是公平对待。

这样,他虽然远西部地区,但是得到消息,应该不比京城里主子少。

但是李国英巡抚不是这样,他对汉唐海盗集团恨之入骨,但凡出现他管治之下所谓汉唐海盗集团物件,只要让他抓到敢于贩卖者,必斩无疑,持有者也是如此,这分明是资敌!

他们竟然敢伏击我二十万大军!

1649年,李国英巡抚率军攻占安县、彰明二城,夜夺曲山关,占领石泉县。

165年,李国英巡抚命部将率军攻取川北地区。

1652年,大西军余部主力孙可望、刘文秀率领下大举进攻保宁,大军横列十五里,李国英巡抚指挥鞑虏奋力抵抗,从小道背后偷袭孙可望,斩敌数万,溺死者无数,终于击退孙可望进攻,因此功封二等轻车都尉。

1654年,他甄别督抚,又因军功卓越,兼任兵部尚书,李国英巡抚此时权势正是如日中天。

这时孙可望率军攻占成都,重庆、夔州、嘉定等地都农民军和明军控制之下,鞑虏四川处境非常不利。

他也知道汉唐海盗集团控制了长江重镇南京,但是他认为海盗集团嘛,毕竟早晚还会回到海上漂泊去,他们上岸来,现是势大,但是他们根基还是海岛上,早晚还会给主子们赶跑!

当然,也要小心他们顺着长江而上,所以让吴三桂从汉中赶赴四川来,这才是正道,关键是,他哪里有这个兵权?

兼任兵部尚书?呵呵,这只是主子给荣誉了,当真可就完蛋了——

所以,动兵之事,必让主子下令才对。

李国英巡抚现倒是风轻云淡,安心等候主子命令。

就吴三桂盘踞上汉中地区,打着自己小算盘时,李国英巡抚早就已经上书鞑虏朝廷,请求允许吴三桂出兵四川,还献策先取肥沃成都、嘉定,且屯且守,然后攻取重庆,扼其咽喉,接着顺流而下,平定夔关,后再去平定云贵。

吴三桂焦急中等着主子命令,因为他下判断是南方之事不可为,一切待回到北方重打鼓另开张了——

他经常被《汉唐时报》上信息吓到,虽然有时候并不明白。

比如那报纸上写着“除原有设备不算,五年内增加马力数目,人均还不到一马力——”

一马力?他们那里竟然几乎是人人有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