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桐油换煤油(2 / 6)

加入书签

毕竟他们也给自己带来了相对廉价的商品,传统商品就不用说了,比如白如雪的雪糖;便宜,而且便于携带和使用的胡椒粉;还有各种香水、染料。

最重要的是一种煤油灯和煤油。

这个地方多讲几句了,不是跑题啊。

煤油灯和煤油出了产品后,所有的居民,除了用电灯的人,都是一个想法,必须买下来。

所有商人见过后,都是一个想法,必须买下来。

他们也很快熟悉了通往印度的海路,还顺便就把货物运送到波斯地区了。

世界四大富裕之地,他们也接触到三个了!

最后,离他们接触到第四个,欧洲的王公世族们的日子,还远吗?

葡商们不得不加快自己的商贸进度,失去了过去做半年休闲半年的舒服日子!

仰仗着汉唐集团也售卖给葡商他们的那种新式纵帆船,大家不得不开始和明商们比谁商贸的次数多,谁跑得更远。

所有航海的人见过后,都是一个想法,必须买下来。

原因很简单,第一个就是它远比一支蜡烛要明亮,而且没有黑烟。

第二个就是它实在是安全,据说,就算是倾倒了,也绝不会有煤油洒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而且光亮可调整。

第三个就是它大大小小的形状都有,而且点燃还方便,装上煤油后,只要转动它油壶上的转轮,就能听到“哧啦,哧啦”的声音,类似汉唐集团出品的打火机的样子,就会点燃灯芯------那可是金属的油壶和底座,可以直接砸核桃,当然全是银子的也有,太贵了。

葡商们发现,和明商们比吃苦受累,简直太不可能了!

他们比荷兰小商贩还能干,还能算计。

这样之后,有一部分葡商就回到了印度果阿地区,安心做起了二道贩子,专心做起从印度到欧洲这样的生意。

但是要不说明商们令人讨厌嘛,死皮赖脸地跟着他们的商队走,一起到欧洲去!

带不带?能不带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