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投靠老大,是一门学问(2 / 3)

加入书签

何斌也是苦笑着,说:“郭兄为人大度,人人皆知,把若干税物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让小弟我不得不跟进……”

“哪里,我等身份如此低微,郑家的管家都不见我,何况永胜伯了。我在酒馆遇到国姓爷郑成功的人了……”

“你方才不是说国姓爷前年澄海失利,去年泉州败北,今已逃到海上了吗?”

“国姓爷志向不小。小小的不利无妨。此人原是我同乡,听闻他们将南下粤东征兵征粮,又可避闽北强敌。这是一招好棋……又听闻此策为部将晋江施琅所献。怀一你想,屡败又能屡战,其志足坚;善纳良言,兼听则明,其智可依;身有赐姓,其名正,则师出有名,可为国仇;其母翁夫人亡于清兵之乱,可为家恨。所以说,正适合我等投靠。可惜,他们此时飘泊不定,踪迹难寻……”

“那我等现在怎么办?”郭怀一无奈地问。

何斌伸出一个手指,轻声说:“忍!厦门永胜伯傲慢而爱财,不足为依。看国姓爷的手段吧,早晚有一番大的变化,那时,我们再来定夺。”

何斌前两天刚从福建回来,几个月间,探听了不少消息,正向大家汇报呢。三人津津有味地听着,不时发表着各种看法。

“……隆武二年,就是红毛蕃的1646年五月,降清的明臣洪承畴向清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提出招降郑太师(郑芝龙),并与招抚福建御史黄熙胤写信给郑太师共同降清。

六月,清军兵分两路由仙霞关、分水关进逼福建,郑太师既得贝勒书,决意降,郑太师兄弟拥兵不进。八月,郑太师尽撤水军回晋江安平,有船五六百艘;镇守仙霞关的定西侯郑鸿逵闻讯逃窜,清兵陷仙霞岭,隆武帝奔汀州,被执,后绝食死于福京。

九月十九日,清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统兵占福州。不久,清兵乃疾取兴化、泉、漳诸郡县。同月,博洛遣泉州绅士郭必昌持书往安平招抚郑芝龙,许以闽粤总督。郑太师不顾国姓爷郑成功的苦谏,于十一月十五日单骑北上福州降清。十一月三十日,清兵进劫安平,翁夫人未及逃出,恐受辱,乃自缢而死,享年四十五。

勒博洛违约,将郑太师挟持上京,授精骑呢哈番,而不是原定的闽粤总督。我等期盼全成水中之月……”

“只能如此啊……”郭怀一叹了口气。

几人又开始喝酒。话题逐渐聊到了今年的农活上。

郭怀一对着吴化龙说:“龙官,你刚才说要种蔗田,我想容后一步……现在大陆上粮价甚好,种水稻还是大有可为……”

吴化龙又叫龙官,虽然是郭怀一的手下,但俩人关系甚好,无话不谈,亲如兄弟。

吴化龙苦笑了一下:“去年,我等把税交完后,只剩下前年的七成收入,听说红毛蕃今年还要涨税,如何承受!”

郭怀一大怒,恨恨地拍了一下桌子,说:“我等皆是弃民,哪里管他大明、大清?他们何曾管过我等?但求有一口吃食即可。可他大清言而无信,实在让人恼恨,果然是东虏蛮夷,毫无信用……”

何斌微微喝了一口酒,说:“我等岂不知郑太师心意?陆上,太师可依恃大清势力纵横;海上,可保留大海船,既壮大力量,又可扩大贸易。我等也将得到一定的惠顾。可惜,一步好棋被蠢笨如猪的化外蛮夷以力破之。”

郭怀一大大地叹了口气,说:“唉,我等不幸……”

何斌轻轻一笑,说:“此言过早。我此次前往福建中左所(厦门),也可说大有收获。”

郭怀一惊喜地说:“你见到永胜伯(郑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