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让好人永远不花眼(2 / 3)

加入书签

汉唐集团东西不用走出马六甲,东南亚随便一个港口都可以卖掉,换成多香料……去年耶稣会士们得到了多经费,要不然也不会想要热兰遮地区建教堂……

前年,耶稣会成员选出了罗伯神父。那时可把他愁惨,与日本贸易因为教案而终止,与马尼拉贸易因为葡萄牙商人短视而受到西班牙人限制,明大陆又发生了战争,许多货源断掉了……一时之间,只能维持与印度贸易,但是总量太小了,特别是荷兰海盗还频频骚扰海船,商业还能维持下去,但是,以后恐怕难以为继。

汉唐集团出现给他们带来了机会,闽南地区又出人意料地打开了市场,税务再高开放贸易,也比封锁贸易强很多。

罗伯神父随着葡萄牙商人直接热兰遮市场购买了商辅使用权,安心地这里住下了。

罗伯神父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对汉唐集团认识,他日记无比凌乱,但是,都是他真心认识:

他们有威力惊人火药,虽然他没有办法靠近观察,但是他从远处可以看到爆炸炸起灰烟和巨大声音,都要把一座山炸成平地了。

两人常常心中念是:你们中哪个是无罪,便可以用石块丢她。但是我们错误愿上帝原谅,不要让那个年轻人嘲笑我们了,所有错误一定会过去,上帝会宽恕我们。但是那个年轻人笑声太大了,让他们害怕。

16世纪中下半至17世纪上半叶,远东耶稣会从事贸易活动方式就是参与澳门与长崎之间转运贸易。

当时明朝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是却默认澳门葡萄牙人从事着海外转运贸易,并允许他们每年固定时间来到广州从事丝绸交易,澳门葡萄牙人则将中国生丝运往日本换取中国所需日本黄金和铜。

当时,澳门市议会有时也会组织这样贸易活动,当地商人则根据自己财力拿出一定份额货物来留给耶稣会。

澳门葡萄牙商人当然是主要货主,他们是从事海上贸易主体。

他们把石头用奇怪地东西打碎,然后运到一个有着高大烟囱工厂,那个烟囱终日冒着烟,要比圣彼得大教堂高了。

那里面就出产一种叫水泥东西,似乎哪里见过,但是非常抱歉,实是想不起来了。

商人杰斯里也这样说过。

商人杰斯里是第一个来这里葡萄牙商人,他因此得到了丰厚回报。

他第一次带回去货物很就市场上卖光,现,他还比别人拥有多染料配额,幸好他是个虔诚天主教徒,答应每一次都会分给耶稣会一定份额,上帝仁慈之光照耀世人……不过他那敏锐商业眼光,应该多注视上帝,现却迷恋上汉唐集团出产东西了。

但是澳门教会团体为维持自己生计,也往往投资其中,成为托运货物货主之一。

这些包括耶稣会内教会团体,经常与议事会达成协议,大船运往货物中占有自己一定份额,以此形式参与当时国际贸易活动。

由于耶稣会士精通大明和日本两种不同语言,管当时亚洲这两个国家因为“倭寇”问题处于敌对状态,但是耶稣会士却与两国上层权贵都维持友好关系,这为他们参与和从事当时国际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条件。

耶稣会士不可能全员参与经商活动,那就颠覆了他们能够存核心信念。

他们每三年都选出专门从事庶务庶务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