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黄宗羲进城记(3 / 4)

加入书签

黄宗羲上书请诛阉党余孽许显纯、崔应元等。五月刑部会审,出庭对证,出袖中锥刺许显纯,当众痛击崔应元,拔其须归祭父灵!

到了茶馆,他和那老父喝着茶听起书来。

黄宗羲笑笑,却问起打败鞑虏之事。

那个老父说:“老朽口笨,犬子又有公事在身,怕是一时回不来。我带先生去茶馆坐一坐,那里有说书人,讲得甚是精彩,若是有不实之处,我再补充,先生以为如何?”

黄宗羲对火器甚为着迷,当时便同意了。

黄宗羲曾经反对单一的科举取士,主张使用多种渠道录取人才,以制度来防止高官子弟凭借长辈权势,在录取过程中以不正当的方式胜过平民。

如此便扩大了人才的录取对象,其中包括小吏,会历算、乐律、测望、占候、火器、水利等等的人,上书言事者等等。

这就好。

他们便去了一户人家,那是他的一个学生家。

通报了姓名之后,那个学生不在家,但是他的老父亲在家,亲自出门来迎接他了。

两人在书房里饮茶聊天。

他的学生去台州府里做了差事,负责一些公告的起草和书写,还有一些文人也是如此。

在这个战乱的时期,他还特别提到要录取那些擅长制造火器之人------但是,谁听他的?他的话有时连鲁王都不听!

他对火器之物隐隐有几分认识,但是,他苦于自己不会研制。

黄宗羲可不是一个书呆子似的人物,年青时也混过,或者叫任意游侠。

他的父亲黄尊素,万历进士,天启中官御史,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下狱,受酷刑而死。

崇祯元年(1628年)魏忠贤、崔呈秀等已除,天启朝冤案获平反。

任用贤良为吏,这是好事,黄宗羲默默地点头。

很多上官本来是好好的政策,却正因为小吏的故意误读而给民间百姓造成巨大的疾苦,不可不察。

那老父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我想不通‘实习生’、‘临时工’都是什么职位?”

黄宗羲想了想说:“怕是汉唐集团自家的官职名称,如何称呼,这不重要,看他们从事何事便会明了------”

那老父说:“先生大才,如此我便放心了,犬子时而从事孔目之事,时而从事掌书记之事,全听任马经理和郭站长安排,怕是他们要有意提拔任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