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后只有台湾纵帆船了(2 / 4)

加入书签

“那好办,我就来说说我构想,”吴杰厂长指着老闸船模型说,“台湾适航河流众多,我们内河/沿海商船就选它了,它操帆简单,主体还是中式帆,明人船手上手,只要教会他们看风向线就行。”

说完指了指桅杆,又说道:“我们用锥形空心拼接桅杆,减轻重量同时也提高了桅杆强度,因为可以使用木料好部分切割成木条用来制桅,不用太讲究长度。”

众皆了然:有先进木工机床,加工精度神马毫无压力。

有人不服气了,说道:“那胶水怎么解决?我们环氧树脂可有限!”

“酪素胶!西方桅杆匠到了二十一世纪还用!”

吴杰愣了一下,表示不懂。

伍大鹏董事长和吴杰厂长是老朋友了。

伍大鹏有一次烟台长山岛度假时认识了回乡探亲吴杰------那时还叫吴民康,一个文革气息浓郁名字------穿越时才改名吴杰。

老吴老实却不木呐,同时热情好客,拉着伍大鹏走遍了长山景点,还带还带他领略当地风土民情,其中就参观了当地船工建造木帆船地方。

这次考虑搞木头商船,伍大鹏董事长毫不犹豫地任命吴杰为船厂厂长,当然,这与交情无关。

樊修技术员忍不住又插了一嘴。

吴杰厂长摆摆手阻止了樊修技术员话头,觉得他说话语气有些冲了。

吴杰厂长说道:

“因为强度增加,我们桅杆比明船高两成,帆面积可以大三成,加上百慕大三角帆,该船比同尺寸明船帆总面积大六成。配合小阻力设计船体线型,适当风速下航速八节没有问题。下面樊工你补充一下。”

吴杰老家就有建造木帆船下海传统,吴杰至少知道些工艺流程;同时他做事极其认真,还是八十年代老牌大学生,学就是流体力学。

那面世界,老吴某大型企业主持水轮机叶轮水力模型设计工作,若不是知道他因为某些永远不想提起原因而心灰意冷,这个人还真不好意思招聘他过来。

听到伍大鹏董事长问话,吴杰厂长考虑了一下说:

“我现测试池只能检测船耐波性能、扶正力矩、风帆推力和推力中心、船体横向阻力及阻力中心,我带来力学分析软件,只能计算各船型水流阻力,算不出兴波阻力,毕竟不是专业造船软件。我需要建一座至少三十米长动态检测水槽,才能得到精确数据。”

伍大鹏董事长大手一挥:“不用那么麻烦,现是十七世纪,只要强过这时期帆船就行。不过,你想要测试池可以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